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Chance的申请—经历及感想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393 移动端
写一篇总结吧,应该还会有和我情况类似的后来人走这段路。若能够以自己的经历给他们带来少许的启发,便挺有意义了。所写所想的都只是想法,限于自身情况和观点,难免疏漏或者浅薄。只是想写下自己的想法让后来人看看,而这正是我申请的时候希望看到的。 Chance, 无0前一专业,男,GPA 86.7, 27/150; 08/03 T 633/5.5; 10/03 G 620/800/4.5 其它方面也乏善可陈。申请的结果是6月中联系好rank around 50的offer, 七月中签证通过。――Choice[b] 出国最难的,不是TG, 不是准备材料,不是陶瓷,不是签证,而是怎样有个好的心态去选择和承受。要不要出去读Ph.D, 选那个方向,都不好弄明白。"出国,结合自己的情况,是有利的。"也许,这样的结论都很难得出来。如果不断去思考,便不断有理由去怀疑。但也许,类似的结论,或者正面或者负面,是永远也得不出来得。哪怕得不出一个结论,推研得时候该怎么选,就要决定。这或许是好的,否则,就可能陷在里面,脚步一直迈不出去。 如果一定要想明白了才走出去,更大的可能是一直留在原地。因为不经历,很难判断。与人交流,搜集信息,有点帮助,但是一般会听到各种声音和可能。也许choice的含义,就是在你不太明白得时候走出来,过了身再回头看看,是对是错,也就不重要了。也许仍然不能判断,因为不知道如果做了其他选择会是什么样子。能做的,只是作个决定。 不同的决定是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出国念PH.D和保研,工作,跨专业考研,路会很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得不同,也都只是生活的一种外在状态,太认真去衡量,便无尽烦恼了。上了清华,容易总最求更好,也便恨不得在种种可能里判断出更好的来。偏偏一方面这样的判断往往判断不出来,另一方面不同的结果定量去衡量也确实可能会有优劣之分,便放不下要去想,迷茫的根源,也许有点因为执着。执着得要选出条最好得路来。人是可以一直迷茫下去的。 如果很清晰的有偏好,知道自己想怎么走,是好事。但如果不清楚,也得找个方向走。放弃,才能豁然开朗。也许一条路会成为一个软件工程师,也许另一条路会成为一个硬件工程师,但是决定你的生活状态的,不是软件行业和硬件行业的发展空间,平均薪酬的比较,而是你究竟是不是一个优秀的软件或者硬件工程师。也许,两个同等能力,态度的人从事软件,硬件行业的确会有一些待遇上的差别,这就是需要放弃的东西了。踏实点的心态,本身是很值得拥有的。在顽固得比较的时候,就失去了这一点。即便一定要衡量,不衡量太多也是更有利的。――To be or To be Not[b] "年薪**万,还有必要出国吗?"这样的问题每年水木上都会有,之所以一直有,是因为确实没有答案,哪怕限定好因人而异。出来读Ph.D,再回国内发展,一定比一直再国内发展的人发展好?我不信。美国有些好,有些不好,其实出来之前大家都能想到一些。这样的生活、经历,是不是enjoy?清华电子系的人,我觉得都是有机会出去看看的。进了公司之后的海外培训,交流,哪怕旅游什么的。但是,出来看看可以开拓眼界,出来留学,可能就要接受这个社会和文化对你的改变。愿不愿意接受,寻求这种改变?我是愿意的。出国,不一定非要为澳际。 出来,最大的弊端,大家都觉得是亲情,友情,爱情。这就需要根据自己性格,情况衡量了。有一点,就是来了美国,多少都会觉得生活单调、孤独,远离家人,朋友。但还要区分这些感觉是不是因为来了美国才有的。在国内工作了,同样是单调、孤独,如果心态、生活不调整好。通讯,交通是越来越发达了,华人也很多,大部分时候,原因都不是因为在美国。――Ph.D[b] 不能说我读Ph.D是相信它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前程。时间,机会成本的考虑,我衡量不出来。比较普遍的说法Ph.D读完了,就只能做研究了。基本上是,但我觉得不绝对。大部分Ph.D还是去industry的。其次,也要看怎么定义研究,不是说就是整天的读paper,写paper,公司里的高层架构设计,就是很适合Ph.D的工作,我觉得。只要你还是在技术、学术领域发展,就没有什么大浪费的,可能会稍有偏差。即便去工作,大部分时候都不能接触自己希望接触的东西。当然,如果要去做sales什么的,Ph.D就相去甚远了。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的态度。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恰如其分的为将来做铺垫。 再次,如果还比较喜欢技术、学术方面的东西的话,Ph.D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比较自由。――研究生出国[b] 原来是觉得要出国就应该本科出的,现在不这么觉得了。本科,容易比较盲目。当然,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思考得比较清楚得。研究生申请,对学科方向更清楚,也又有了积累。更有的放矢一些。国内做研究有瓶颈,但我觉得读硕士还是没有到这个瓶颈的。常见的说法是"读完就30了",我觉得这句话不太充分尽管列举不出充分的理由反驳它。――方向[b] 我在咱们系上本科的时候,是很困惑的,只想用乱七八糟来形容我们的课程。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自己理解不深。越早开始了解外面学校的研究现状,越好,主要渠道也就是网络了。这里又需要选择一个方向来积累,申请。当然,拿了Fellowship,可以读了一年之后定方向。其实,在申请的时候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有一定的research experience,将来发现兴趣不在这里,也还可以再选择。 选方向,总想选个"好"的。结合自己的情况,做个决定,而不是一定要完全说服自己那个方向有最好的前程。事实上,你不能完全决定自己将来会做什么。对每个方向需要的能力,评估一下自己的特点、积累,更适合做什么方向。每个方向做好了,都会有不错的状态。也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在那个方向投资,需要考虑这个方向的发展澳际。但是对于个人,绝大多数的方向都能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陶瓷[b] 不经历陶瓷,怎么见offer。即便有实力能只凭solid record拿到offer,陶瓷在大部分情况下也能争取更理想的offer。这几年可能美国经济不景气,RA的比例比较大,陶瓷就很重要了。 "本科生没有什么研究经历,陶瓷没什么可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一个教授找人不是只focus在你得intellectual capability的,你的性格,态度,他都会考虑。相信所有的教授都会欣赏主动、积极的学生。陶瓷,就是积极的表现之一,同时也能让教授有机会了解你。P.S可能没有人细看,但如果教授对你感兴趣,你给他的email,电话,他是会去认真体会,从中感觉你这个人的。字里行间,言谈多少都能透露你的性格,特点。 少部分学校是教授基本决定招生的,尽管大部分学校由committee决定,教授想要你,去想committee推荐,基本就没问题了。大部分学校,我感觉都是这样的。 心态:不是说一定要觉得你自己很牛,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去陶瓷。教授见过的比你牛的学生应该不少,就是他一起收到的email里面,也许就有。但是要相信,尽管你不是genius,但是你有足够的能力,态度去完成读Ph.D期间需要完成的工作的。只要相信自己愿意付出努力,自然有底气。申请,我感觉是一个寻求认同的过程。首先,自己要认同自己,然后才有可能去感染别人。要认同自己,不一定要觉得自己非常牛。否则,就会比较困难。 对象:可能多联系些教授,如果对研究方向还没有很明确的倾向。"联系同一个系的两个教授,可不可以?"我认为可以。只要坦诚一点,不要都说 first choice之类的话。如实的讲:您的研究,我有兴趣,也有相关的积累。如果有机会,我相信自己会做好。即使被知道你联系其他教授,也没什么。更何况,你的邮件不会引起他们那么大的注意,还去和其他教授交流。比较可能的情况是,教授看了,感兴趣,去小米处找材料,得知你的材料已经被另一教授取走了。但是,这样的概率蛮小的。这几年比较多清华,中国出去的学生做了faculty,对于这种Assistant Prof,可以重点考虑联系。似乎大部分RA是Assistant给的。 内容:很难对教授的研究有多么深刻的认识,见解。除非花许多时间去研究,而很难投入这么多时间(当然,如果已经有一些反馈了,就要下功夫)。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是,大概看看他的文章,应该能判断出从事他的研究,需要那些方面的能力、背景知识,陈述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能力,写信便言之有物了。写这样的信,也能看出是经过了思考的,而不是spam,陈述你的兴趣,见解,一旦空泛了,更不会引起注意。写信如果没有回信,就可以考虑打电话。如果教授回信进一步要你的材料(可能就是一两次吧),或者打了电话,觉得有一定可能。就可以考虑继续写信,谈谈你对自己的长处、短处的分析什么的。反复,但是不要重复。――承受[b] 申请有点残酷,所有人在一起被衡量,且结果会被量化成'0'和'1',是所谓"马太效应"。收了一把据信,和牛人收了一把牛校offer放在一起,难免感觉失败。但果必有因,今天享受或者承受的,都只是以前的自然延续。习惯,或者改变。鼓起精神去陶瓷,不要等待被量化。陶瓷是能起相当弥补作用的。如果感觉这一步也作的不错却仍然没有offer,剩下来的就应该是踏实点增加积累。要自信。正如当年高考失利的人也许今天做的很好。今天,你也许过去四年做的不好,但是还有未来。 尽管在清华知道了人外有人,自己不算牛,但是就凭你能考入优秀的清华大学之优秀的电子工程系,就是有足够能力实现一些目标的。去一所还好的学校读Ph.D,绝对在这个range之内。让清华磨去锋芒,不全是坏事,但是要保留成熟点的自信。如果第一年没成功,清华,北京的环境都很好,在实验室里呆着,去研究机构做intern, VS等,都能有效增加积累。只要愿意付出,就可以相信这个目标是一定可以实现的,坎坷一点,正好丰富经历,心态便好起来了。心态好起来,目标就更容易实现了。"北飘"一族,做一段时间,其实也蛮好。 再讲一点陶瓷。哪怕到了4月,5月已经很晚了,也可以坚持陶瓷。我在5月份初的时候联系上一位rank around 70的学校的prof, 问我要成绩单,但觉得学校太不理想了,回复自己打算工作了,也是事实。后来5月底联系上一rank around 40的学校,感觉春季申请应该很有希望。后来同样5月底,5月30日,现在的advisor回我4月中的陶瓷信,再联系了几次,6月12日敲定了。且据我所知,0字班还有人很晚陶瓷联系上了春季的offer。――接受offer[b] 这点,没有经历。自己拿到offer的时候,真是久旱逢甘,绝处逢生的感觉。赶紧就回复接受了。其实只有一个offer,也不一定要接受的。方向,学校,老师,都还应该考虑。如果心态正,就别怕走一段弯路。我比较幸运,来了觉得自己没有选错。否则。。。――签证[b] 签证很顺利,形式也很好。也就没有什么感想。我想签证上受挫折,没什么可自责的,真可以豁达一些。也相信,只要坚持,这一关总是能过的。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