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别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高考留学两条路必须早“分轨”

刚刚更新 澳际教育 编辑: 浏览次数:1054 移动端

   很多深谋远虑的家长,在孩子十二三岁时,就已经为之制定了留加的方案,孩子本身也相当认同。但是,即使家长和孩子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强烈的共识,愿意一起努力,他们不免要在中国非常复杂矛盾的制度环境下挣扎,难以专心,往往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从高考指挥棒到留加指挥棒
 

  中国的教育,普遍被诟病为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过去一直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如今出国潮大盛,就又多了一个留学指挥棒。国际学校、国际班等等也应运而生。这种多元化的格局,本来应该成为突破铁板一块的旧体制的契机。许多家长,也将之视为摆脱应试教育的渠道。可惜,在现实中,许多学子面对两个“指挥棒”无所适从。多元化反而为他们的成长构造了一个非常混乱的制度架构。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在第一线接触学生的人,我深感留学一代在这种迷茫中挣扎的苦境。下面几点想法,仅供家长、学生、以及教育界人士参考。
 

  众所周知,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学生们不堪重负。在此之上加上个留学指挥棒,就更是雪上加霜。从孩子们成长的角度看,高考、留学这两条路,必须早早“分轨”。这种“分轨”,至少要从高一开始,有条件则可以更早。为什么?家长们都知道高考竞争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其实,留学比高考难得多,更不能分心。如果不早分轨,孩子们难以承受两个指挥棒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最终可能造成两头皆失的悲剧。
 

  目前最流行的一个误解,是外国奉行“快乐教育”,重在培养创造力,以鼓励、赞扬等“正能量”为主,学生们一天到晚玩儿,不用怎么读书。很多国际学校,也以此标榜。一些对应试教育反感的家长,立即把孩子从公立学校中拉出来,送到了这样的国际学校。类似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造成了对留学之困难的严重低估。
 

  我们这些孩子在加国公立学校读书的家长,都深知加国学校的压力之大。以一家长的孩子为例,她从十三四岁起,每天就六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到十五岁,经常六个小时都没有。好在加国的学校一周五天上课,周末有两天补觉。不过,周末经常有运动队比赛等活动,照样相当繁忙。所谓没有压力的”快乐教育”并非没有。比如,一个高中生如果全选普通的课,大致能轻松对付。但是,那些每学期选五门“荣誉课程”(大概相当于中国的“重点班”吧)的学生,就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到了高中,还要上大学低年级水平的AP课程,有的学生毕业前已经修了六七门,等于提前上大学了。这些在“荣誉课程”、AP课程中的学生,其学习的强度和内容,比起中国的同龄人来绝不逊色,而且往往更有挑战性。当然,他们和那些享受“快乐教育”的普通班同学,前途也大不一样。
 

  讲这些的目的,无非是澄清一个事实:加国的教育竞争非常激烈,造就了大批废寝忘食的学生。千万别觉得会两句英文,就可以到加国轻轻松松地和人家拼比。不错,加国什么学校都有。你即使不会英语,只要拿出钱来,也有学校愿意录取。但是,良好的教育,永远竞争激烈。高考基本不涉及在不同的制度、文化、语言、学术规范之间的跨越。留学则要求孩子们小小年纪独闯异国他乡。家长们至少应该明白:加国的孩子不比你的孩子聪明,但也不比你的孩子笨。人家十三四岁时就已经竭尽全力地拼,而且是在自己熟悉的文化和教育系统中用母语竞争。你的孩子不加倍努力,怎么可能赢?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一向主张:留学必须有四五年专心致志的准备时间,而且学得要比高考的学子更幸苦。
 

  高考、留学指挥棒所引起的制度混乱
 

  目前的国际学校,良莠不齐,标准混乱。一位上海的家长来信说:“上海的国际学校,能符合办学成熟、有完整教学体系、师资较稳定、学生能全面发展等条件的,而且还得是招中国籍学生的,也就那么两三所。所以竞争很激烈,这几年的门槛也越来越高,首先得通过他们的报名资格,再参加他们的考试得到预录取资格,然后再看中考的成绩,必须得市重点高中的分数线以上。”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还请国内的学生家长自己核实。但至少这里透露出一个信息:想上优质的国际学校,还是要拼考试。至于其他的国际学校,许多在教育哲学上过于天真,难以取信于家长。给我写信的这位家长:先是满怀热情地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但一个学期下来,就发现“快乐教育”让孩子松懈得一塌糊涂,急忙又把孩子从国际学校拉出来,回到公立学校的轨道。但是,难道孩子不是已经决定出国了吗?家长表示无奈,担心国际学校的松散无法为孩子作好留学的准备。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但是,回到旧体制内,痛苦也不轻。就我个人接触的案例看,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十三四岁就已经决定出国,家长也估量了自己的经济能力,全力支持。这些学生如果能够从此时就开始全神贯注地准备,未来会相当成功。可惜,此时他们正处于中考前夜。而中考又是在高考指挥棒下的教育体制的重要关口。这就逼着这些孩子一遍一遍地刷题,把留学所急需的知识训练弃之一旁。哪怕是学生本人和家长都明白:从留学的角度看,这样干是白白浪费时间,但事关能否上个好高中,谁也不敢大意。可见,初中本来是留学准备的重要时期。但无论是为了拼着上个好的国际学校,还是上重点高中,孩子都首先要进行传统的应试,很难专心准备。这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很大的浪费。
 

  进了高中,年龄已经十五六岁,留学迫在眉睫。据我所知,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条件非常好的高中,要求学生一入学就分轨,甚至要求家长和学校签约:要么走高考轨,要么走留学轨。走留学轨的国际班,则是由几乎“原装”的加国老师团队执教。这种模式,相对比较成功。可惜,大部分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也没有如此清晰的战略。哪怕是一些非常有名的高中,还是先文理分班,然后再分高考班、国际班。学生们到了高年级才定向。这时发现自己只剩下准备考试的时间了。
 

  目前高考、留学指挥棒所引起的制度混乱,使那些准备留学的学生苦不堪言。他们在学校,主要对付的是高考指挥棒,压力已经非常之大。然而,因为自己和家庭都作出了留学的决定,又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准备英语。许多家长会告诉孩子:反正以后去留学,学校的功课都是为了高考准备的,不妨马虎一点。但是,许多孩子从小被应试教育训练,已经定型了,受同伴压力非常大,看不得自己在班里的名次下降,听不得老师的批评。哪怕学霸出身、现为高级工程师的父母告诉他们这样一遍一遍刷题对未来的事业用处不大,他们也不肯听。这样刷题刷到高中,突然觉得有许多留学的考试要对付,于是又从为高考刷题改到为留学刷题。等到国外进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在学业上毫无准备,措手不及。
 

  以我个人多年经验看,中国学生留加读本科,如果要在像样的大学有所成就的话,至少要经过四五年专心致志的准备。他们所遇到的挑战,绝非几个考试,也不仅仅是语言障碍。中加教育哲学和方法迥异,跨越两国的体制和文化、一切从头适应起来相当艰难。比如,加国大学对阅读量要求非常高,经常一周三四百页。大学课程经常要求期末论文、读书报告。这些中国学生几乎完全没有经验。很多托福考过100分、SAT考过2000的学生,到加拿大大学里一筹莫展,甚至被劝退,也就毫不奇怪了。
 

  国际学校应该是什么模式
 

  我们的教育体制,是要保证学生们未来的成功,不管他们选择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方式。留学是成本最高的一种高等教育。但因为前期准备不足,留学的失败比比皆是。海归变海待的现象,就是一个明证。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高考指挥棒和留学指挥棒早早分开,让学生尽早有清晰的目标、充足的时间来为留学进行准备。
 

  首先,国际班最好与公立学校体系脱离。现在的国际班,大部分都相当失败,学生家长满意的不多。为什么?因为这种国际班是镶嵌在旧的教育体系之中,还是用应付高考那一套为学生准备留学。哪怕是在那种一进高中就签约走留学轨、由加拿大“原装”班底主持教学的学校,还是难以专心准备留学。一位孩子在这种学校读书的家长来信说:“尽早分轨能让学生更好适应加国大学要求,不过在公立学校里似乎很难真正做到,学校必须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即学生必须修完国内必修课程,高一每周5节英语课,两节公共演讲课,其他全是国家课程,高二高三上午英语或AP课,下午国家课程,所以跟其他学校也类似,可能国家课程的压力会稍轻些。英语和AP文史类课程老师是外教,其他都是国内老师。”另外,学生们还是脱离不了应试习惯,一天到晚就惦记着托福、SAT等几门标准化考试、一遍一遍地刷题。同学们早就被过去的应试教育素质成型,彼此之间又形成了同伴压力,在分数排名上拼比。他们这个年纪,还缺乏足够的经验把现在所学的东西和未来加拿大大学的生涯有机地联系起来。除了分数外,学习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非常大。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曾给一些学生准备了大一水平的阅读材料,学生们读了后马上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辅导、很难独立完成。两年后要独立面对的东西,现在啃不下来怎么行?道理都懂。但是,一听说别的同学都去上SAT培训班,马上就放下这些必须的阅读去背单词了。
 

  当然,这样的国际学校需要相当的条件,只有少数家长能够负担。但是,这种“高端”教育,至少有相当有益的示范效应,使学生和家长任重道远,以奋斗的心态面对留学这一艰苦的冒险。一般而言,亚洲的家长,因为文化原因,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比较放心。
 

  总之,孩子们现在已经压力过大。如果我们教育的制度框架不理顺,那么各种压力就会互相叠加,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按说,教育过程最好是以非功利的知识探索为主体。可惜,在现实中,学生总是跟着某种功利的指挥棒走。在这种不幸的情况下,指挥棒就不能瞎指挥,更不能一个往东指,一个往西指。
 

  在制度上矫正这种现象的一个办法,是国际班从公立学校彻底脱离,独立办国际学校,并引起国外的“原装”教程和师资。这样,可以甩开公立学校国际班必须对付的“国家课程”,专心准备留学。
 

  这样的学校,和中国的文化及教育传统比较能够衔接,也更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态度:留学不是逃避奋斗的避风港。恰恰相反,只有愿意并能够接受更大挑战的人,才应该去留学。

以上内容为澳际留学原创文章,转载请明确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深圳官方网站:http://shenzhen.aoji.cn/
留学咨询:0755-23982287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88号财富大厦11层F-2、G、H单元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