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
一、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
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和迫切的社会背景。
(一)思想渊源:启蒙运动以降的教育新思想
18世纪肇启于英国、兴盛于法国的启蒙运动,荡涤了人们落后和不适宜的思想,向人们传递符合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其中,为法国生命教育直接提供“思想原料”的是启蒙运动倡导的理性主义和自由精神。理性主义倡导科学和宽容的精神,弘扬自我意识,反对奴役人性,发扬人本主义精神。自由精神则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理性主义和自由精神为近现代法国社会各领域进步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提供了最初动力。
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摧枯拉朽的法国大革命。大革命中《人权宣言》所宣示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传之四方并泽被后世。在其影响下,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公民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被正式纳入法国国家教育体系之中,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教育政策中的“世俗”“免费”与“义务”三大原则。启蒙思想家拉夏洛泰认为,公民教育是社会的幸福所系,教育唯有世俗化,才可以摆脱各种陈规陋俗的束缚而有长足的发展。世纪中期《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该方案虽未实施但之后法国的教育改革都以此为指导思想。皮埃尔·布迪厄在《实践理论大纲》《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等著作中猛烈批判法国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探讨解决方法。这一切都为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二)社会背景:个人主义道德观念滋生了社会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中小学开始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却忽视了宽容、团结等传统价值观念的熏陶。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一倾向愈演愈烈,个人主义的道德价值观盛行,民众对政治生活普遍产生怀疑,社会责任感愈发弱化,政治信仰空前模糊,加之对关乎自身的失业问题以及个人生活等其他方面的担忧,催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大气候”中,青少年犯罪率急剧攀升且居高不下。
进入21世纪后,法国校园中的暴力事件仍然频繁发生,教师受学生辱骂甚至人身安全受威胁的报道不断,学生诈骗、吸毒、校园暴力、性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国家、社会、学校等层面的有识之士对此高度关注,生命教育在法国的实施显得越来越紧要和迫切。
二、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学段分布
于生命教育而言,“做”比“说”从来都更有力量。法国虽未明确提出“生命教育”这个概念,但其生命教育的实践却贯穿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过程。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最为丰富,这不仅表现在小学阶段正式开设富有生命教育意义的专门课程且一直延伸至中学阶段,贯穿于法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始终,而且考虑到针对不同阶段青少年的心智水平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并在高中阶段得到了加强。
(一)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自己
法国小学共设置五个年级。法国小学生命教育建基于幼儿生命教育,幼儿教育机构及家庭努力让儿童接受集体的观念,让幼儿感受被澳际的幸福感,同时又教育他们不能蛮横无理地恃宠而骄。正式的生命教育则始于小学阶段设置的道德教育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共处”,围绕着这个内容对自己的公民身份和身为国家公民的责任开展认识。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分为三个阶段:预备阶段、基础阶段、中级阶段。
预备阶段指小学一年级。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并遵从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了解公民生活的一般情况,爱惜学校的公共财物和设备,尊重自己且尊重他人,了解自制和责任的内涵,承认他人的权利和各民族间的平等,发扬互助合作精神,等等。这个阶段的生命教育内容囊括了学生生活中面对的对象、群体、事件和价值。在预备阶段里,教育决策者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比较低,他们的思维水平刚刚发展到直觉形象阶段,所以没有开展专门的课程,而是通过在语文课程渗透生命教育的形式来进行。同时,通过间接事例乃至亲身实践让学生自觉地产生预期的生命教育主观体验,使他们直观地认识到自己身处集体之中,是社会中的一员和学校中的一分子,所以对社会和学校都应具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精神,也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
基础阶段指小学二三年级。在基础阶段,法国小学正式开设生命教育专门课程。本阶段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初步了解各种制度,理解学校生活范围内的财产,理解民族统一、团结、自由、平等、博爱的信条等。这个阶段的生命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包括认识民族统一的重要性,每一个体都有可能影响国家澳际和民族命运,每一位公民都应澳际他人、坚持正义、勇于承担、保持善良,这些优秀品质能帮助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
中级阶段指小学四五年级。这个阶段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向学生讲解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让学生理解自由和权利的内涵,介绍法国制度、社会保险和交通安全,讲解国家、民族、人类、人道主义、社会文明等含义。这个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接受能力日益增强,所以法国小学的生命教育已从引导学生对法国社会的认识扩展到对人道主义的熏陶和养成,通过对法国的了解进而让学生学会放眼全球、全人类,铸造一种博大胸怀和广阔眼界。
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整个小学阶段生命教育的逻辑脉络——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这种认识是基于学生生活圈、视野圈的扩大而逐次展开的,包括认识学校团体中的自己、社会生活中的自己、民族中的自己、国家中的自己、世界中的自己,这种不断深化的自我认知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扩大的社会关系中对比了解社会规范,而不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莽撞地违反社会制度。
(二)初中阶段:追求生命个体的不断完善
法国初中共设置四个年级。初中生命教育是对小学生命教育的全面深化,这不但表现在教学内容更加复杂,也表现在课程形式更加专门化。初中生命教育按其表现特点也可分三个阶段,初一年级为生命教育适应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基础知识,同时为适应今后的初中阶段的学习作准备。初二、初三年级是中间阶段,这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各项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初四年级是定向阶段,此阶段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选择方向。
初一年级生命教育主要是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出发来建构课程,学生通过了解所在市镇的地理、历史和行政管理,理解市镇与国家的关系。初二年级生命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在对所在省的地理、历史和行政管理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国家制度并养成国家价值观念。初三年级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调查等途径了解各级社会和经济组织及公共机构的职能,感受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初四年级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公民在法国、欧洲以及当今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配合地理与历史课程让学生了解世界视域下法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概而观之,法国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试图围绕着“人类的人”的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而且这一概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深入。学生藉此理解民主生活的准则和民主存续的基础,对国家机构以及国家历史渊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思考宽容、平等、团结等品质对实现人权的重要性。
(三)高中阶段:通达生命主体的自主性
法国高中分三个年级。政府决定于1999年9月开始将生命教育正式延伸至高中,其标志事件是把“公民、法律及政治教育”课程更名为“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根据新的课程规定,高中三个年级各有不同的教育重点。
高一年级生命教育侧重让学生学会“以公民身份在社会中生活”。相对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生命教育教人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这个阶段的生命教育从社会生活出发,让学生重新认识公民身份的概念。该年级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4个议题和7个概念。4个议题指公民身份和礼仪、公民身份和社会融合、公民身份与工作、公民身份和家庭关系的变革等,7个概念指礼仪、社会融合、国籍、权利、人与公民权利、公民与政治权利、社会与经济权利等。高一年级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民身份,因为只有让学生知道了公民身份到底“是什么”,才有可能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为公民应该“做什么”。对这些“议题”“概念”的系统学习,可以为之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撑。
高二年级生命教育注重“制度与公民身份的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政治生活,以及以公民身份参与其他方面的社会实践。该年级生命教育内容分为4个层面的公民练习——政治权利的代表制与法制、政治参与形式与集体行为、共和国与地方主义、公民权利等,以及学习相关的7个定义——权力、代表制、法制、法治国家、共和国、人权和民主等。整个高二年级的“制度与公民身份的实践”,更多强调的是让学生体会和思考生命个体在社会秩序约束下的权利与自由,学会如何成为一名被社会接纳的、和谐发展的人。
高三年级生命教育注重“当代世界变革中的公民身份”,为学生步入社会或者进一步深造作准备。该年级生命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深刻认识民主社会所面临的,关于权利、自由、公平和平等的新挑战,而这些新挑战是在新时代科学技术急剧变革、人们对公平出现新的诉求、欧盟新建以及全球化大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出现的。高三年级生命教育内容共分4个议题和8个定义。4个议题即要求学生从4个层面理解公民身份——科学技术变革、公正与平等的新诉求、欧盟的构建、世界化的新形式;8个定义包括自由、平等、主权、公正、普遍利益、安全、责任、伦理等。
整个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每一名学生成为有广阔视野和博大胸怀,并能够包容他人的人。教育者意识到:学生只有首先明了身为共和国的公民需要遵守哪些社会规范,同时又享有哪些权利,他们才会更理性地对待公民的身份,所以学校给学生展示的是不断深化的公民教育图景。以此希求学生理解公民身份是一个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的复合体,只有在规范约束下才可以更自主地行使权利,只有承担责任才可能期待更美好的生活。
三、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对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启示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已不只是“小打小闹”的区域实验,正有大面积扩展乃至全国铺开之势。借鉴包括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等一切先行国家和地区实施生命教育的成败利钝,有助于我们少走一些弯路,收到更多实效。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很多方面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隐性课程的渗透使中小学生命教育彰显人性化
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强调文化环境的营造,学校不仅通过专门课程的开设来进行生命教育,还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历史、地理、文学、社会等学科之中。生命教育强调对国家象征的学习,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使用弗里吉亚帽、玛丽安、国庆日、国旗、国歌等象征物影响学生,课外教育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都将生命教育考虑在其中。这一切构成了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这些丰富多彩的隐性课程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学校集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感有可能扩大延伸为对社会的使命感。
(二)教师较为充分的自主权使中小学生命教育更富吸引力
在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中,教师被赋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国家和学校不会过多干涉教师用哪种方式来达成课程目标,这就使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自由度。教师选择的自主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主动性。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常常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他们把学生带入相关的生活情境、历史事件或由历史名人、名言、故事等形成的情境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交流讨论,更自觉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此外,教师的自主选择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学生在不同学段与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教师“面对面”,不但有利于其接受教师所期望的生命教育的熏陶,更能锻炼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三)教育内容的连贯一致使中小学生命教育系统而持久
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无论是在课程形式、不同学段的目标设置还是教育效果评估上都是统一的,各省根据政府指定的生命教育指导大纲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具体的生命教育,并通过学校各种课程的设置、家庭文化的熏陶、社区的文化建设、媒体的文化宣传来综合开展。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开设一以贯之,教育内容衔接呼应、螺旋式上升。相关校外实践活动也根据学段和年级通盘考虑、精心设计,通过组织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访问,使之了解公民角色从学校到社会再到国家的嬗变,逐步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中的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明晓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等。
(四)案例教学的广泛运用和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开展使中小学生命教育凸显实践性
法国中小学的教师同行认为,生命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和广泛性,使相关教师较执教其他学科或其他内容需要面对更大挑战。若把生命教育课上成说教课,那就失去了课程应有的意义;而要使课堂形象生动和富于吸引力,就必须把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法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课上,教师常常拿学生身边的实事作为案例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为一位公民应具备的公民素养,并在各种课外活动中体验公民的角色和身份以及思考身为集体中的个人所应拥有的权利和应肩负的责任。
(五)教育督导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成为实施生命教育的硬约束
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顺利与有效开展,还得益于法国良好的教育督导系统,这是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法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分工明确,督导员选聘严格,督导过程透明,督导的针对性很强,对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其督导更是如此。制度化的督导工作不但确保各级政府、各部门在开展生命教育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的践履,而且具体而微、有的放矢地对中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督导,从而促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立即咨询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