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王中军忆留学生活:送外卖为主,留学为辅
时间倒回到1989年。当年29岁的王中军一点也不风光,“我平均一天要打十几个小时的工,而且做的都是蓝领的活儿。回到家,累得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
那一年,有房有车有着小生意的王中军不满足在国内发展,于是来到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进修设计。但是,他只保证每个学期修满最低限度的8个学分,其余时间全部用来打零工,“自己当时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拿到一个学位,二是要在1993年12月前,攒足10万美金。”
“在美国待了五年,真是什么苦都尝遍了。”学习之余,他拼命打工,工作主要是送外卖。“除了上课那几个小时,基本上都在打工。凡是周末,一定是13个小时打工,最多的时候大概每天要做16个小时。”有时一天工作完毕,回到家必须先休息半个小时,才有气力去洗澡。由于勤奋,王中军最多一天能挣到100美元。“我送外卖的本事特大,小费从来都是最多的,虽然我的破车里一年到头充满了比萨味。”
回想起当时的生活,王中军觉得“真的是很苦”。那种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虽然他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回到家还要看书、画画,总觉得休息不够,但是最让他觉得辛苦的不是体力劳动,而是心理上的孤独。“在一个陌生的社会里,语言不好就意味着没有办法完整地表达自己,顺利地与人沟通,完全地过自己的生活。而文化上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淡漠,更是让我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融入那个社会中。记得那时候住在小公寓里,每天只在晚饭后和太太出去散散步,遇到认识的邻居,最多也就是说一声“Hi”,就再也没有进一步的沟通。房门一关,连住在对门的是什么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成为朋友。生活不同于短期的工作和度假,如果觉得不适应,精神上时时刻刻都紧绷着,那为什么还要生活在那里呢?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没怀疑过自己是要回国的。”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才会远离家乡到异国打拼。和其他留学生在一起,我们常会讨论自己的梦想,很多人想留在美国做个中产阶级,有个稳定的工作,然后买房置车,安居乐业。几乎没有人想要创业的,或者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的。我大概算一个另类。每次我都会说想要回国,回国办一个公司。当时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相信,既然出了国,何必要再回去。这不就等于转一个圈又回到原地?但我的确是毕业半年多就回国了,在美国只是单纯的上学,拿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的硕士学位,除了打工之外没有任何正式的工作经历。
说实话,当年如果留在美国,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走进美国的上层圈子,也不太可能和明星、政经界的人士有什么交流,但这些回国后我做到了。当时梦想的车子、房子、公司、名气,现在我也都有了。而做到这些,很难说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发挥了什么作用,其实在美国我最大的收获是吃苦这个过程本身,那种拼命赚钱的日子,让我时时刻刻能够体会到国内的幸福,直到现在还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做得更好。但是说来奇怪,现在回想起当年的苦日子心里头还是会有一些暖暖的怀念。怀念我们那个小圈子里的留学生,周末聚在一起,凑一点儿钱,就已经吃得心满意足;怀念我们埋怨生活的无奈,憧憬未来的激情;甚至怀念为生活忙碌,四处奔走的劳累。或许是因为那种日子累,却简单,做好今天的自己,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而那种忙里偷闲的简单快乐,更是现在体会不到的。”
“那时,虽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但我从未觉得坚持不下去。我唯一强烈的愿望,就是赚钱。”为了尽快实现他的人生目标,他从没买过五美元以上的鞋,衣服经常穿一周才洗一次。五年过去后,在1994年元旦到来前,王中军学位拿到了,10万美金也存够了。“时间准确,金钱准确!”王中军说,“我达到了来之前的所有目标,准备回国。”
1994年正月,当王中军赶在春节之前结束“留学”,回到北京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目标调整为“每年挣50万人民币”。这一年,王中军利用在美国打工积累下的10万美金,和弟弟成立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