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英国文化大臣回答中国网友问题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50 移动端

1. 英国对于促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未来2-3年内有什么重大的项目或活动吗? 对于在中国的学生或者上班族有什么可以参与其中的吗?

2. 请问Mr.Hunt如何评价现当前中英两国间的文化外交?

3. 您好,请问在文化艺术(美术,及各种)领域会增加交流吗?例如展览,讲座,邀请艺术家来各大城市,艺术院校。

答:这三个问题都很好。有很多事情都已经在着手进行 例如我们今年将在中国举办规模最大的英国艺术文化节。今年的伦敦书展将中国作为其聚焦国家。中国展馆是书展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展馆。中英两国都是历史文化极其丰富的国家,因此,两国之间尽可能多的相互学习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最后,这种文化关系(或者如果您更愿意称之为文化外交)成为两国之间信任与理解的真正而长期的基础。本周,我与中国的国务委员刘延东女士共同主持了史上第一场英中 人文交流对话 。主题之一便是文化与艺术。我们将宣布许多新的合作关系。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但我的个人观点是,未来两到三年的文化 关系发展方式最终将不取决于我们两国政府的计划。它将取决于我们的艺术家、作家、剧作家和设计师们自己共同决定要做什么。这才是未来真正有趣的地方。

4. 英国签证有没有改善的计划?

答:从您提出的问题,我猜想您有过不愉快的英国签证申请经验?如果是这样,我对此感到很抱歉。如果您本人从未申请过,而只是听说流程很糟糕,那么您将会感到惊喜 我们在中国提供极好的签证服务。去年,我们向中国公民颁发了25万个签证,在中国的签证申请中,95%都成功获签。我们的目标受理时间是15个工作日,但旅行签证平均只花4天(精确地说是4.2天!)。这并不表示我们就不再做进一步完善。在四月份,我们在中国的签证服务已经看到大量改进;我们已另外聘用150位签证官在本月开始工作,协助处理我们认为希望前往伦敦奥运会的大量中国游客的签证申请;我们还向商务人士和游客推行了一种付费优先签证服务;为便于申请者和缩短等待时间,我们采用网上申请和网上指纹 采集预约系统。我们最近还在北京、广州和福州新设和增设签证申请中心,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舒适的设施;我们还有了一个新的中国电话咨询服务;并重新设计了我们的签证信息网站。

5.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preserve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none-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 such a changeable global situation? (在您看来,在全球化的世界,保存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已仔细考虑了很长时间。显然,在过去二三十年来,不仅在众多我们认为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看到了巨大扩张,而且在研究和鉴赏方式的多样性上也是如此。数字化以及在线永久保留非物质文化为保存像文学、音乐和电影等事物提供无限能力。结合保护与呈现有形物件完美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这意味着在新世纪之初,与之前任何时代相比,我们都具备更有利的处境,可以无数形式来保存我们的文化。

6. 可不可以让演 新福尔摩斯 的Benedict Cumberbatch担任英国文化宣传大使到中国来和大家见见面呢?因为他我开始对英剧、英国都感兴趣了~

答:《神探夏洛克》非常精彩。英国在一百多年前就诞生一位能够塑造像神探福尔摩斯这样伟大人物的作家 阿瑟?柯南?道尔以及如今又产生了依然利用相同人物让全世界人们着迷和感兴趣的剧作家和电视制片人,这其实令我感到非常自豪。如果Benedict Cumberbatch来中国,我肯定会邀他同往。我知道他很忙 他似乎出现在我目前看到的每一部影片当中(如果你去看的话,会发现《战马》和《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这两部影片里都有他)!对于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扮演者)我不太确定。我不确定他塑造了一个非常正面的英国人形象!

7. 是否能进口更多英国文学和电影?

答:我希望能。我感觉许多中国朋友对英国古典文学都非常了解 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我还注意到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将在今年上演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但是对相对近期的英国作家的了解比较有限。他们有一些其实是非常棒的作家。我希望中国在今年伦敦书展的重大亮相将有助于促进更多交流。电影也是如此。中国似乎所有人都看过《雾都孤儿》,但对我们比较新的电影可能知之不多。中国最近宣布将增加每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的数量,我非常希望英国电影数量也能有所增加。

8. 您喜欢吃的中国菜是哪一道?

答:当然是饺子。我岳母做的饺子。

9. 您认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哪?

答:我们先从共同之处谈起。它们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尤其在数学和科学领域拥有真正卓越的声誉。世界前十大大学中,有四所为英国大学。我也不想老提这个,但没有一个其他欧盟国家跻身前30名(我们则有八所大学名列其中)!我认为,关于您的问题,传统答案是差异在于中国体系擅长纪律性和结构化的学习,而英国则善于比较有创意的学习。这可能也道出一些真谛 我们两国可以相互传授。但我同样也有所怀疑,现实情况要复杂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同事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对与中国建立教育联系如此有兴趣的原因之一,便于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我们各自的优势,并共同以这些优势为发展基础。

10. 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的国家,是如何将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而又将如何去与中国交流?

答:在英国,我们极其重视对我们文化的学习和鉴赏,包括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在历史和国际背景下确定个人项目和行动是其中重要内容。这一原则是我们学校和学院的教学基础。我们并以这种方式组织和管理著名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藏品。不考虑历史以及其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关系,就无所谓现代文化研究。

:根据您所填写的信息,我们将为您找到最适合您的出国方式

英国留学政策变化,英国留学生活注意事项尽在其中

英国留学咨询QQ:1465206747

留学英国咨询电话:010-51299614 51294614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