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朱锫建筑师的精彩人生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187 移动端

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采访手记:
朱锫的事务所选择在了和798工厂的艺术氛围相近,但又处于北京市中心的一处由一家电视机厂的老厂房改建的办公楼中。现在,这里被称作是北京知名建筑师扎堆儿的地方。每平米2.5元的房租在市中心已经不算高,高大的厂房改建的办公楼显示出了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韵味。
记者见到他时,正赶上朱锫在为去国外讲学做准备,这一去就是两周,他要把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播给更多的后来者。
从清华学子到海外深造的经历,从画家梦想到知名建筑设计师的现实,朱锫——正在追求卓越。

朱锫有着典型北京人的快言快语,跟记者一见面就问:“你们杂志的读者群是哪些人?”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直率的汉子,其设计水平已走在同行的前列,并受邀成为唯一参与设计阿联酋阿布扎比博物馆的中国建筑师,将与世界顶级的建筑师们一同工作。

自信的童年

朱锫,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最大的愿望是做个画家。和别的孩子不大一样,年纪很小的时候,他心里高不高兴的表达方式都是画画,那时,父母给了他相当大的自由,在自己的小屋里他拥有一整面白墙,可以全凭心情的好坏随心所欲地“乱画”。因此,那面墙上记录了他童年生活的许多点滴,有用蜡笔、铅笔、圆珠笔画下的很多即兴“作品”。
记忆中一个周末,爸爸说带他上王府井,当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得一下蹿到床上,用笔在白墙上画了个咧着大嘴乐的形象。之所以如此开心,并非因为孩提时喜欢繁华热闹的街道,而是他可以亲眼看到王府井街区的中央美院那座刻有雕塑的房子。
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校组织全年级5个班的同学到地坛公园春游,总共150个同学坐在公园的草地上,当老师提出,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唱一首歌时,整个草坪上的同学都异常安静,这时,不想让老师尴尬的朱锫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唱了一首连自己都唱不完整的歌。现在回想起当时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和信心。朱锫到现在还忘不了当年一位教自己画画的老师对他说过的话:“你简直是个天才,你拜我为师吧。”那时还年幼的他立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连声说“不”,原来,被老师夸糊涂的朱锫听反了话,以为老师要拜他为师,多年后回想起来觉得既好笑又遗憾,遗憾的是失去了一个拜师的机会。

从清华到美国

许多年以后,像许多优秀的学子一样,朱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其实,早在朱锫留清华任教那天起,就被列入重点培养对象,这在青年老师里面是为数不多的,大家都希望他能留在清华。留在清华,不仅有很强的学术氛围,还有导师的期望。但出国是他当时很强烈的一个愿望。
说起当初的留学抉择,他说,那个时候出国留学没有什么动机,想法也很简单,就像很多60年代的人大多数会选择出国深造一样——追求更好的发展。
当时他认为:“出国留学是自己唯一可以发展或者可以说是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出路。因为作为一个建筑师,从事着和创作相关的领域,需要更广阔的环境去让自己探索,所以,去国外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亲身去感受发达国家的建筑文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接到了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录取,并申请到了奖学金。在国外近两年的读书时间里,他与同龄的留学生一样,也经历了异国求学的艰难阶段。“人从一个自己很熟悉的环境进入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自然有很多心理的压力和不适应,但是,我很快就渡过了,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回国创业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他的求学生涯也告一段落。为了让自己的所学得到发挥,他选择了留在国外继续发展。从最初的打工到后来成为美国一家事务所的亚洲地区负责人,他的才能在竞争中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那时他才30出头,这在当时和他一起出国留学做建筑的同学中是很少见的。
许多和他一块儿到美国的朋友都在为寻找好的工作机会和项目奔波。当时,内心不安分的朱锫又义无反顾,加入了几个同学在美国注册成立的“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打算一同回国创业。其中一位合伙人劝他慎重考虑,因为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朱锫在美国已经算小有成绩,没必要走艰难而又未知的创业之路。但朱锫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在国外呆了多年,回国一直是一种情结,于是决定回来。
记得刚回国的时候,首先出现的感觉是他的不适应,“我在国外呆的时间比较长,时间长了自然距离也就大了。所以导致刚回国的时候在很多方面自己都不适应。那种感觉就像当年刚去国外一样。”
接下来又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刚回国的时候没有项目做。没有项目做就做竞赛,做竞赛时面对一个自己全然不知的环境,好在那个时候自己选择了去深圳,那里的朋友全力支持自己。”
他的回国创业路没有感觉到特别的顺利,用他自己的话说:“之所以感觉到难,恐怕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因为人如果想凑和活着怎么都能过,但要想追求更高就会很艰苦。好在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

得到世界认可

朱锫回国后亲自主持的前两个设计分别是深圳规划局办公楼和龙岗规划展览中心。前者获得了美国建筑实录杂志2006中国建筑奖,后者获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紧接着,朱锫主持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数字北京”被专家评为最优,并确立为实施方案。此外朱锫主持的项目还有“用友软件园”和“中国数码”等。在国内的成就不经意间已经成为奠定他澳际的雄厚基石。
去年7月,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传出消息,著名的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要在北京设立分馆,中国建筑师朱锫也应邀参与其中一展览建筑的设计,成为世界范围内受邀请的10位建筑师中唯一的中国建筑师。该建筑有望在2011年前后落成。
据了解,参与设计古根海姆博物馆阿联酋分馆的世界顶尖建筑家包括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安藤忠雄(Tadao Ando)、让·努维尔(JeanNouvel)等等。朱培设计的“飘浮空间”的方案提交后不久,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理事长托马斯·克伦斯称赞该设计“富有激情”,期待“它能够对世界建筑领域产生影响”。
在解释“飘浮空间”是未来的建筑时,朱锫说,在阿布扎比这座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城市,建筑必须要超越现代人的经验,但是朝什么方向去超越,不同建筑师有不同的解决思路。“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即使做不到‘未来’,也要做到‘当代’,这是我的立场。”人们进入“飘浮空间”以后,能有特殊的空间体验,超越现有的经验,看到的都是宽阔的、无柱的、流动的空间。
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是世界上一个很重要的博物馆,它挑选建筑师是很严格的。是以自己的观念在挑选建筑师。应该有一种很强的对文化对艺术、科技很深的领悟。建筑评论家方振宁认为,“古根海姆选择他,说明西方人对个人创作的重视”。

向“海归”伸出橄榄枝

现在对朱锫来说,名声鹊起的感觉虽然不错,但是自己的心中依旧有很大的遗憾,那就是人才短缺。因为他把自己的事务所定位很高,朱锫说:“事务所近一两年来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也先后受到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的两次邀请。特别是,我成为世界上仅有的第三位建筑师参与设计北京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在历史上也只有三四个人才有机会。那些人都是早已功成名就的人,所以对于我来说,也是很高的荣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事务所在世界建筑设计领域占到了很前的位置。我的定位要求很高,但是急需有共识的人才加盟,共同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这个团队能让我们实现跑在世界前面的梦想。这是我们事务所的目标。但这不是靠我一个人能够实现的。”
据他介绍,目前他的团队已经是个国际团队,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东欧的设计师中,既有来自哈佛大学的学生,也有来自南加洲建筑学院的实习生。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都在不计报酬地工作。
现在,他最希望留学回国的具有远大报复的有识之士加盟。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