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斯坦福/MIT/CMU/伯克利CS录取内部信息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186 移动端

  以下是转帖同学听讲座的信息,介绍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卡内基梅隆以及MIT计算机专业录取的内部数据和信息,非常有用的数据,可以给今年申请的同学们参考,非常有帮助,在此谢谢这位同学的分享。最后附有这四所名校给申请人的申请建议。

  前几个星期,我去参加了系给本科生举办的一个grad school talk,邀请了本校的cs grad admission 的负责人和斯坦福的ee grad admission的负责人。其中,伯克利的负责人展示了一个图表,里面显示了去年斯坦福/mit/cmu/伯克利 4所大学的cs phd录取情况。很可惜,我记忆力不太好,所以具体的数字记不太清楚了,不过以下是几点我记得的东西:

  1. 4所大学加在一起招收了260多个人

  2. 伯克利招收了80-90多个phd学生

  3. 有10名左右的学生,同时被3或4所大学录取

  4. 有30名左右的学生,同时被斯坦福和伯克利录取

  5. mit特别喜欢搞后门(直升)

  6. 伯克利一共受到了大约1.1-1.3k份application

  7. 斯坦福的phd录取不是按照field来分的,也没有任何field的quota

  8. 伯克利的phd是按照field来分的,因此申请ai的同学将和别的想搞ai的同学竞争几个位置

  9. gre太高没啥用

  10. 牛推大于一切

  11. 伯克利的负责人建议:大二开始做研究

  12. >3.7-3.8的gpa是基本的

  13. 从1,2,3,4点可以看出,每个学校选择的时候口味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因此多报的话,很有利于提高机会

  // 补充几点别的东西他们谈到的东西

  14. 任课老师的推荐信基本不会有任何帮助

  15. 你去业界作研究后,让你负责人写的推荐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负责人的知名度和学历

  16. 如果你拿到fellowship的话,一定要通知学校,会对你的录取有一定的帮助

  17. 在cs phd出路方面,貌似很大部分最后是去业界带研究team

  18. 在被录取后的选校方面,他们推荐以你想要研究的field的导师来选择学校,而不是以名声

  19. admission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什么方面的教授对你的看法,因此....

  // 再补充几点,在陆奇讲座上听到的东西

  // 陆奇是代表微软来作每个学期的 microsoft executive talk,他当时一件汗衫,看起来感觉和学生差不多,完全不像李开复那种一看就是高管的样子。

  // 这些是陆奇对在一名(也许是伯克利的)cs phd留学生的提问之后作出的回答。他的问题是:在当今社会,中国留美cs phd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够脱颖而出,做到像他那样的成功。

  1. 机会就像公车,错过一班永远有下一班,但不要以为一班车就是把你从你现在的位置带到你自己所期望的位置。

  2. make yourself uncomfortable,如果你的日子很舒服轻松了,那他觉得move on的时间到了,如果你的日子不舒服,那他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你在进步在成长。

  3. if you are smart and you work hard,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 (他反复强调的这点)

  以上的斯坦、MIT、卡内基梅隆以及加州伯克利这四所名校计算机专业的录取信息以及给申请人的申请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给大家参考借鉴。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