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481 移动端

  媒体低就业率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出路

  现在许多人诟病新闻教育规模“大跃进”,培养出来的人才脱离媒体实际,导致毕业生到媒体的就业率很低……但本文认为,新闻毕业生并不仅仅适用于新闻媒体,现在就业范围多元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新闻教育应该适应这种趋势,培养出适合各种行业的人才,而不应将着眼点仅仅放在新闻媒体。

  新闻传播专业快速发展,媒体就业率不高

  2008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表明:1994年,全国共有专业点66个,到1999年增加至124个。进入新世纪,全国新闻教育开始急速升温,近两三年来更是增加到800多个,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6万人。

  传媒教育蓬勃发展,但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到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的就业率却逐年降低。

  尽管传媒学生到传统媒体的就业机会在下滑,但并不意味着传媒业对传媒人才的渴望减弱,加上介入新媒体之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理应增大。其实,他们挑三拣四,主要是想找理想的毕业生,某些专业媒体、专业版面则需要非传媒类毕业生。比如经济、管理、法律毕业生纷纷涌进媒体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这需要引起我们对传媒教育的理性思考。到底我国高校传媒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关注谁的需要?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教育,各高等院校始终把具有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作为传媒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也就是说,我国高校传媒教育始终关注的是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那么形成上述“供需矛盾”的根源又是什么呢?不少学者认为是高校传媒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新闻实习和实践缺乏实际性内容等教育体制内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全球化和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教育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导致新闻传播类学生没能适应媒体单位对复合型人才和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信息时代,媒体技术替换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单从传统媒体单位需求、而且是传统观念下的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国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的确难以满足创新发展中的媒体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需求。所以,在“供需矛盾”必然存在的情况下,高校传媒教育在着重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媒体的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的同时,也要全盘考虑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全社会就业问题。

  “泛媒体”岗位多,传媒学生在“宽口径”就业中大有机会。

  许多传媒大学生到不了传统媒体单位工作,并不意味着传媒人才已饱和。

  从全社会来看,对媒体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为社会上各类机构都需要具有媒介素养的人。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应运,新媒体产业以及与媒体相关的产业迅猛发展壮大,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到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之多。

  21世纪,“注意力”经济主导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为了树立品牌、推介产品信息,纷纷吸纳有媒介素养的人进入企业,除了让他们在本单位的内刊、网站等舆论阵地上发挥作用,还着力培育他们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类“泛媒体”岗位的人才不断增多。从市场结构来看,企业传媒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传媒英才网曾显示过这样的数据:2010年第三季度,传媒行业对于销售、策划、编导和编辑职位需求比较大。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这些职位的招聘需求相较于前两个季度有很明显的增长。其中编导的需求增长达42.3%,位列涨幅榜第一;销售职位名列第二,增长27.1%;位列涨幅第三名的策划职位的需求也很火爆,增长21.6%。①这是当时的情况,而近年来亦是有增无减。根据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传媒英才网等招聘网站的统计,企业目前的传媒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员等岗位。各类企业的内刊和网站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使我国的“泛媒体”岗位供给越来越多,这些都为新闻传媒类的毕业生提供了“宽口径”就业的广阔空间。

  传媒教育要分层次,为各类机构输送具有媒介素养的人才。

  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到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单位就业,还是到具有媒介素养的“泛媒体”单位就业,这就引出了我国高校传媒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是仅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单位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还是与时俱进,既培养传统媒体、新媒体人才,又培养分布到各个与媒体、信息和传播有关领域的人才?

  笔者认为,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对人才市场近期和长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看准市场近期的急需和长期的根本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打造核心品牌。根据这一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到不到媒体对口单位就业,并不是高校传媒教育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相反,受过良好传媒教育训练的大学生能否在全社会的行业工作得游刃有余才是最重要的。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由40年代为媒体培养人才调整为面向整个社会培养大众传播人才。这当然与新闻界竞争激烈,用人逐渐多元化有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因为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到来,各方面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需求多了。②因此,高校传媒教育不仅要培养到传统媒体单位的较高层次人才,也要为社会各类机构输送“泛媒体”人才。也就是,传媒教育要分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具有传媒素养的人才。

  首先,传媒教育依然要注重为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因为这类媒体目前仍是我们国家的主流媒体,也是许多传媒学生向往的权威性、公信力强的媒体。这些媒体处在转型期,无论从介入新媒体还是自身产业发展,都急需增补人才。

  第二,传媒教育要有前瞻性,培养适应全媒体需求的传媒人才。“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的融合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我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陆续建立的全媒体仿真实验室实践培养模式”③,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方法上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第三,传媒教育无论着眼现实还是立足长远,也需要培养适应传媒发展的研究型人才,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个任务主要落在实力较雄厚的新闻院校。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教学,新闻研究所、高层次学术期刊从事研究,到某些机构从事新闻舆情分析,也可到媒体业界从事重大新闻策划、决策咨询和战略运营等工作。

  第四,传媒教育也要为全社会各单位输送具有媒介素养的人才。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其实对学生的写作技巧、传播技巧,对观察事物的敏感度提升,对舆情的分析与控制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机构的形象宣传和公关行为都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在这个“全民围观”和“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因此,高校传媒教育应在原本的教育模式和办学体系下继续细分和深化,强化和锻炼新闻传播类应有的专业知识,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让新闻传播类人才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机构也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泛媒体”岗位多,高校所培养的传媒人才的对口岗位必然相应增加,但这种对口又跟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不太一样。那么,传媒教育应该是“窄”对口还是“宽”对口?笔者认为应“宽”“窄”相结合。首先是要强调“宽”对口。这种“宽”对口,就是不管你毕业后是在正规的传媒单位工作还是到“泛媒体”岗位工作,都必须具有先进的新闻理念、良好的职业规范和专业精神,也就是属于传媒方面的通用人才。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媒介素养,参加工作后才能适应与媒体相关的工作。“窄”口径,就是各传媒专业点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本院校的资源环境、本身教学的专长,增设一些有特色的课程。比如背靠经济类院校创办的新闻专业,可发挥其背景的优势,多培养市场营销类的“泛媒体”人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