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从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对话看社会保障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73 移动端

  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对话是这样的:中国和美国的两个老太太,死后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房子,晚年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这个对话,初看觉得很好笑,再仔细反思又觉得辛酸,似乎中国人的一辈子就是为了储蓄和房子而忙碌着。

  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归结其原因,首先要看文化差异,自由、乐观以及崇尚及时行乐的生活观念,在美国人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而中国文化内敛、勤俭、保守,提前消费的概念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另外对于家的概念比较看重,因此至今储蓄和房产任然是中国家庭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的差异确实是造成两位老太太两种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的因素,但是社会保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美国人可以对自己的后半辈子澳际无忧;但是中国则不然,随着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保体系的窟窿更大,所以中国人拼命的储蓄或者热衷于买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中美两国的医疗体系来做简单的对比:

  美国人的医疗保险是,一人购买涵盖全家,包括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医疗保险的费用占家庭收 入的百分之1.5;还有分别给老年人和穷人提供的医疗保险“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辅助 保险”(Medicaid);美国医疗的救助理念是“急诊救助 无分贫富”,人们的生活医疗得到了很大的保障,自然就没有了后顾的养老和医患之忧。但是反观中国,中国的医疗保健制度被很多专家称为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失败的一页,而时至2012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已然是中国老百姓社会关注的第一焦点;而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医疗制度,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怨声哀情”,而医患纠纷不断也是社会的一大问题;重要的一点事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只是非常少的人数,九成民众无医保一点都不夸张。

  试想,医疗保险没有保障,养老金没有着落,中国保障制度任然不改革,中国老太太没积蓄,没房子,拿什么看病? 拿什么养老?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