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审核申请材料内幕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52 移动端

  他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学生,非加权平均分有3.95,SAT分数高达2300,SAT2数学和化学分数均为满分800,有5门AP考试5分。从两篇个人陈述中的其中一篇可以看出,他是位音乐天才,他为印度移民来的父母写了一篇爱的赞歌。但是这位学生并没有受到优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的青睐。

  为什么他未受到“世界顶级公立大学”伯克利的青睐?也许别人的分数更高?确实如此。难道别人的年级排名更高?不见得。究竟哪类学生更容易被录取?每个申请情况都不同。

  这位未来的工程师在5分制的评分标准中得到2分(1为最高分),这个得分主要归结于伯克利采用的整体评估申请的策略。这种策略也被录取竞争激烈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广为采用。在整体评估申请材料时,学校会凭借成绩和分数以外的因素去判断该申请者的学术潜力、动力和领导力。显而易见,我们的印度裔学生还需要更多的课外活动和工程类的奖项来帮助自己取得1分。

  第二位工程专业申请者是一位墨西哥裔美国人。他的文书非常出色感人,但是平均分只有3.4,SAT分数也低于1800。他所在的学校没有AP课程。没有作业时,他会和父母一起在地里干活。他的得分是2.5。

  这两位学生非常典型,常作为标准来训练像我这样的申请材料审阅官。两人背景材料不同,但是得分相似。这种情况解释了在一个“后肯定行为”的环境里,主要公立研究性大学在审理申请材料时面临的挑战、不确定性以及一系列问题。下面澳际教育为大家揭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申请材料审核内幕

  在旧金山大学教伦理课时,我作为伯克利大约70名外交部审阅官之一,参加了2011年秋季的申请评审。这70位成员里一些是高中升学顾问,一些是私人申请顾问。他们为哪一年将近53,000名申请人进行排名,花在每份材料上的时间大约为8分钟。得分4或者5的申请者可能会收到拒信;得分为3的人会延期到一月入学;得到1分、2分或者2.5分的学生会成为排名靠前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被录取。伯克利可能会录取21%的申请人,只有12%能够进入工程学院。

  我的工作是对申请进行分类。

  我们采用“加分法”评估包括分数、课程、标准化考试分数、活动、领导潜力和性格在内的每一条信息,寻找任何可以将学生送到下一个评审阶段的途径,而不是找到材料里的不利于申请的信息。

  外部审阅官仅是第一位读者。每位申请者的材料在被送至内部招生委员会接受招生官评审前,都会由一位经验丰富的首席审阅官进行评分以便进入到选拔阶段。我在伯克利校友厅为我的新职位接受了为期两天的密集培训和八次每次长达3小时的规范研讨会。在一位首席审阅官和一位招生官的指导下,我们不断练习在尽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申请者的前提下,如何给申请者进行排名,以确保我们的决定符合招生办公室制定的标准。

  但是整个过程却完全不同。

  理论上讲,从更广泛的角度去审核一份申请是个很好的主意。有人或许会认为,全面考虑一位申请人的申请是一种道义上的要求,正如我们的工作被描述的那样。这种审核理念已经使伯克利的多元化自1996年209号法案颁布后得到提升。该法案修订了加州宪法中要求禁止在公立院校录取过程中考虑申请者的种族和性别。在德州大学费舍尔案件里,最高法院同样赞成了旨在提高教育多元化的种族中立做法,并且将该案件驳回下一级法院,要求公立院校就其在全盘审理材料过程中考虑种族问题的做法做出合理解释。

  在实践中整体评估录取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谁会被选中?如何选中?为什么会被选中?

  不管是在线讨论会,还是独自一人在家使用伯克利发的笔记本电脑阅读申请材料,我都能发现整个过程中存在的本质上的不公平。

  首先,尽管学校培训我们的标准是客观的,但是整个过程还是存在令人困扰的主管因素。我记得在会议上,首席审阅官曾因为一名申请人“帮助了班级建设”而将他/她的排名提前了。当财政赤字不断增长时,来自加州以外的、要支付更高学费的申请者往往更受欢迎(有一个特别团队专门负责处理国际生的申请)。在这种情况下,我从没有搞清楚如何在招收新生时优先考虑来自加州的申请者,虽然这一点在第一天的动员会上已经有过相应的解释。

  在一次会议上,困惑的审阅官们都询问为什么一名毫不起眼的、平均分只有3.5的学生排名如此高。难道因为他是一名非本地居民,父母又很有钱?(这名学生去非洲参加过一次花费昂贵的志愿者活动,而我们被告知不应该对这次活动另眼看待。)

  收入作为申请表里一个可选项目,会连同申请者的姓名、地址、家庭信息一起出现在屏幕最开始。我们还会看到学生的高中所在州的排名。所有这些信息对评估都有启发作用。

  在培训过程中,招生官会小心地回避性别、种族这些问题。规范化的例子才具有指导意义。我曾经私底下很直接地问过一名招生官:“我们会根据申请人的种族判断什么?”她对我的疑惑表示同情,但是却提醒我考虑种族是不合法的:“我们一直着眼于-在这个阶段同样也是-申请者人生更大的背景”

  在下一个培训阶段,我看到一个本以为可以得到2分的亚洲学生却仅仅得到3分。招生官解释:“你会看到更多这样的学生。”当我询问她为什么一位在以色列军队服过役、成绩优秀但是收入很低的学生得了3分时,她同样这样回答我。

  我想知道哪些才是她口中“这样的学生”。是指我见过的那些拥有4.0平均分的学生?还是很多人生背景更大但是没有帮助他们进入下一个评审阶段的学生?抑或是很多犹太和亚洲申请者(伯克利学生群体里有43%的亚洲人,11%的拉丁裔和3%的黑人)?

  采用多位审阅官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某一位审阅官就可以做出筛掉一名申请者的决定。有些我给重要申请者打的分数会被下一位审阅官推翻。我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招生办副主任的邮件,“你有15个申请人被筛掉,这样太多人。你基本上给了4分的学生,最后分数是2分和2.5分。”继续读下去,我应该注意到“电子审阅人的百分比报告”并调整自己的给学生的评分。

  在第二封邮件里,我被告知需要更多得1分的学生和可以推荐的申请者。一名值得推荐的申请者就意味着这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并不过关,但是由于他申请里有“应激物”,即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弱势,招生官可以用其丰富学校多元化,因此这份申请值得特别审阅。

  正如所有审阅官一样,我会正式地将少数民族背景划出我的考虑范围,只去考虑这个学生是否来自非英语家庭。除非他的个人陈述里流露出他在适应英语环境教学有多困难,否则没人会告诉我如何处理这条信息。这种情况下,我会对这份申请给予特别审阅。

  为什么我从招生副主任那里收到好几次邮件?我想我被不言而喻的指示给搞晕了。一些事情不会被写出来,但却必须被了解。申请审阅官必须潜移默化地将其挑选出来,所以挑选不利的客观事实就变得非常棘手。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关于种族的美式非对话版本。

  我反复研究申请材料寻找应激物。

  为了更好弄明白何为应激物,我被训练如何发现“有帮助的”、可以提升申请成功率的个人陈述。我遇到一次“爱丽丝镜中奇遇”:对一次成就激动人心的描述可能还不如写一次阻碍了学生取得更好的分数和荣誉的困境,后者更有帮助。

  我应该更看重一直都很优秀的学生还是那些在个人陈述的结尾能取得更好结果的学生?两者我都很重视,但是要取决于学生的种族。我认为,一个被忽视的少数群体可以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

  我们不会因为申请者没有AP课程而对他们存有偏见,但是我们会非常看重非加权平均分。位于低收入社区的学校可能不提供AP课程,但是会更重视平均分的计算。不过审阅官同样想知道这么学生是否选修了一些有难度的课程,并会将AP课和主要的大学预科课程(也就是加州大学系统要求的A-G课程)一起考虑。

  即便这种客观的信息也是可以解释说明的。我们曾经在网络研讨会上讨论过成绩单的问题。我做了简要记录:

  一位审阅官给申请者评分很低,因为她发现该学生的A-G课程存在计数过多的情况,认为这些课程计算出现问题或者可能比实际情况要计算得高。

  另一位审阅官则认为该申请人的课程数目被低估了,并指责前一位审阅官“试图将这女孩踢出局”。

  首席审阅官纠正到:“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筛掉学生,而是去发现有助于他们得到更高排名的事实。”

  第三位审阅官认为这个学生“不错”,但是这样的学生太多。除了学生分内的活动外,她没有体现任何的领导力。

  听到这些对话,我不禁想知道这些精英院校到底如何定义“领导力”。我应该找到整体评估申请的过程里主要的标准。一些学生会选修培养领导力的课程。但领导力更多通过课外活动来体现。

  毫无疑问,伯克利向来都喜欢招收身为班长、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人或队长的申请者。但是还有很多种因素有助于评估材料。难道在幼儿园做助手或者在救济贫民的施舍处做志愿者不算领导?

  学生的申请材料里没有列出活动时,赞成录取这类学生的招生官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空白蓝屏”。那么这些“蓝色噪音”怎么办?在我审阅的申请材料里,有很多来自移民家庭的学生成绩优秀但活动少之又少。我写下评语:“这是一位好学生,但是为什么兴趣爱好和活动不多?为什么?父母工作太忙?或者家里负担不起参加活动的费用?还是没机会参加活动?”

  我们被告知要审阅个人陈述里“真实的声音”,而不是那些夸大描写自己前往国外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任何描写有点特权意味的故事。

  幸运的是,真实的声音表达得清晰充分。很多文章清晰地展现了自我以及个性。但是让人稍感不悦的是,很多文章一看就是花费不菲的申请包装的结果。那些煽情得令人讨厌的、华而不实的写作风格,还有那些想通过自己故事那些屡见不鲜的遭遇而博得一些同情的把戏很容易就被识破了。文章里悲伤内容太泛滥反而会使读者变得麻木:别再有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有学习障碍、患有罕见的疾病甚至是有头皮屑而痛苦不堪!

  虽然我在一家流行小说经销处练就了一双稿件审阅人的火眼金睛,但我还是问我的首席审阅官,这些“应激物”是否可信。他告诉我不需要去批判文章,只需要挑选出最值得录取的申请人即可。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问那些不在我工作范围内的问题。

  当我想要给处于劣势的申请者帮助时,副主任的话“寻找一名学生可以在伯克利取得成功的证据”在我的耳边回响。我想要帮助这些学生。当然,如果这些学生去了伯克利,他们将面对各种考试和学习技巧。

  但是他们能跟那些平均分3.95和SAT2300分的工程申请者竞争吗?伯克利是否能给这些人充分的支持确保他们能迎头赶上并获得成功吗?

  我希望每一名大一新生都能通过萨瑟大门走向成功。

  弱势少数民族学生仍然处于劣势:六年内,92%的白人学生和亚洲学生从伯克利毕业,而拉丁裔和黑人毕业率仅有81%和81%。一项针对加州大学系统的研究显示,五年间,对科学感兴趣并获得理学学位的少数民族学生毕业率只有17%,而白人学生该比例则达到31%。

  当我被再次邀请参加下一年的申请审阅时,我犹豫了。作为一名申请审阅官去参与评估这么多澳际无量学生的成功可能性,已经成为我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经历之一。但其不透明的审理过程又使我感到很不舒服。录取过程更透明不是可以更好的帮助这些家庭为孩子进行更准备的定位吗?209号法案仅仅是为了将种族因素排除在外?录取运动场上的竞争是否可以公平?

  对我而言,录取过程里出现了太多的道德困境。最后,我决定不再参与这样的活动。

  以上是澳际教育为大家介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申请材料审核,如果你也有一个名校梦想,那就通过努力让自己更幸运吧。如果你有留学相关疑问,可以拨打电话4008906000。   推荐阅读:   美国本科转学申请方案   美国名校top30本科申请全面规划   您还可能关注:   【软件】美国本科软件背景规划   【案例】美国本科名校案例   【文书】美国本科申请文书写作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