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赴美读研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336 移动端

  很多小伙伴都在犹豫是不是要去美国读研,很多人都在出国读研和在国内读研之间犹疑不决。所以下面澳际小编将要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才是大家读研的时候真正要考虑的问题,以及如何判定自己究竟应该去哪里读研。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于自己的读研地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亲情

  出国留学,便与亲人分离,平时通过发电子邮件、打越洋电话、网络视屏等方式联系。

  用电话卡打越洋电话并不贵,最便宜的每分钟才一美分。

  通过网络视屏可以看到脸、听到声音,但总比不上与亲人面对面地在一起。

  回国探亲不容易,不但要花钱、花时间、倒时差、而且要申请返美签证。

  父母到美国探亲也需要签证,一次最多只能呆半年。

  恋情

  很多留学生有恋人。

  有的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国内;有的在美国两所不同的大学。

  异地恋在美国人眼里是残忍的、不可想象的,但这种情况在留学生部落里很常见。

  无论是继续吊着还是分手,都不免会带来争执、痛苦和煎熬。如果一方放弃现有“铁饭碗”而跟着出国或者从美国好大学转到一般大学,这就意味着折腾和牺牲。

  中国留学生在当地的择友余地不大,不是看不上眼就是对方已经“名花有主”。留学生压力大,心理脆弱。

  如果感情问题处理不当,会引起不少麻烦,不但毁坏名誉,还有可能酿成悲剧。

  孤独

  在国内读大学时,班主任和辅导员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各种社团和社会活动也丰富了业余生活。

  可到了美国,导师只是对学生的科研和教育负责,不便过问学生的私生活。

  当地中国学生会功能弱化,仅承接接新生、办新年联欢晚会等任务,而校园里西方人的社团活动又不大适合中国人。

  往往一到晚上、周末和假期,学校就空荡荡了,寂寞之情也乘虚而入。

  迷惘

  在人生的旅程中有各种“航标”,比如读初中的“航标”是考高中,读高中的“航标”是考大学。

  可是出国后,这种“航标”一时消失了。读这个专业有什么用?

  研究这个具体的课题有什么价值?读出来以后准备干什么?能不能找到工作?毕业后回不回国?

  很多新生都答不上。

  很多人的回答是:“不太清楚”,“先读出来再说”,“再看看吧”。

  没有了“航标”,就如在黑暗中摸索。

  生活

  美国的生活条件比较澳际。

  留学生住着公寓,开着轿车,家里装着空调、电脑、高速因特网。美国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如纽约、拉斯维加斯、黄石公园、迪斯尼乐园等,但那些地方都是适合去度假的,平时的娱乐生活远不如国内的丰富。

  中国饭馆、中国超市、卡拉OK等非常少。

  居民区里面很少有商店,得开车出去买。

  到外面吃饭,一顿饭要吃掉几块到几十块美金。

  很多中国留学生自己做饭,烧一次饭能吃一星期。

  陷阱

  美国“阿诈里”很多。

  比如你收到号称是信用卡公司的电子邮件,说他们的网站正在更新,请点击以下连接更新个人资料。

  你一进去,就上当受骗把密码交出来。

  再比如你在网上购物,突然弹出一个窗口,说可以免费加入会员。

  你一按“接受”而没有看仔细夹杂在冗长条款中的关键小字注解,银行账户就象一个米袋被戳了一个洞一样,每个月都被投机奸商提钱。

  治安

  美国是个讲究credit的社会,如果犯了罪,今后工作都找不到,所以一般的人不敢铤而走险,美国社会的总体治安情况也还好。

  但随着非法移民的大量涌入和被社会遗弃者的增加,学校周围各类案件也时有发生。

  如酒后开车撞人、拦路抢劫、入室撬窃、调戏女生、破坏房子、盗用信用卡等。

  信用卡被偷了,只要及时报案、挂失,信用卡公司会承担损失,但是自行车、手提电脑被偷了,很难追回来。

  婚育

  留学生大多晚婚晚育。

  有的是保险公司负责孕妇生育期间的大部分工资,有的是导师让孕妇带薪生产。

  孩子生下来后,有的把小孩送回国交给留学生的父母代养,有的把父母接过来当“保姆”,有的夫妻双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小孩,有的妻子作为陪读呆在家里带小孩,最苦的是夫妻两地分居造成女方一个人养小孩。

  资助

  持F-1签证的学生不能在校外打工,一般要做助教或者助研。

  助教的工作范围包括带实验、批实验报告、上习题课、批作业、答疑、监考、批考卷等,一周约花20小时。

  而助研的工作就是帮导师做实验。

  助教的钱是学校出的,助研的钱是从导师的科研经费里出的。

  如果导师没钱或者不想在学生身上用钱,那么该学生就做助教,然后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博士论文研究。

  有的导师没有钱,而学生出于某种原因没有资格做助教,就只能自己出高额学费了。

  学业

  中国留学生总体上是优秀的,但是并不是在中国成绩好,在美国成绩也好,也不是本科成绩好,就一定科研好。

  要拿到博士学位,各校、各系都有自己的标准,包括学分、绩点、资格考试、口试、博士论文、毕业答辩等,要“过五关斩六将”。

  有的学生功课不合格而中途退学,有的人科研做不出而延期毕业,读了八年、九年才博士毕业的都有。

  还有些人只是为了来美国而读博士,对学的东西没有兴趣,要完成学业,当然是个痛苦的过程。

  职业

  和国内同龄人相比,出国的人步入职业轨道的时间偏晚。

  据美国博士后协会统计,对于读生物、物理、化学的人来说,超过50%的博士生毕业后都要做博士后。

  特别是近来美国陷入金融危机,工作机会少,没有绿卡找工作更困难。有的人害怕找不到工作而延期毕业,也有的人博士后做了一期又一期。

  要当上美国排名前50名的助理教授非常困难,没有博士生和博士后期间超群的发表论文战绩,没有知名学校、知名导师的强力推荐,没有用人单位急需发展的、有望从校外拉到经费的新兴学术方向,很难拿到教职。

  回国

  留学生在夹板中生存。有个海外留学生BBS的“海归”版上,不断有别有用心的人转载一些妖魔化国内的负面新闻,借此劝说别人别回国。

  当有人在版面上说自己想回国时,很多留学生跳出来冷嘲热讽。而国内有些人心理也不平衡,质问凭啥给海归当正教授。

  还说海归都是技术员,科研点子都是国外导师提出的。要想进国内高校,没那么容易。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留学美国如“西天取经”一样,并非坦途。

  不是坦途并不要紧,生活就是生活。

  生活在哪里容易呢?

  那些从中国边远省份到沿海城市打工的人,他们容易吗?国内的年轻夫妇攒钱买房子,他们容易吗?

  孟子写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周华健、黄耀明、成龙、李宗盛在《真心英雄》中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对于正在考虑要不要出国的学生来说,本文不是劝你不要出国,而是说在出国前应想清楚专业和职业兴趣,了解留学的艰辛,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

  往往有些留学生在出国前编织出一套理想化的出国理由,但到了国外,不是转专业、退学就是机械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科研。

  究其原因,就在于并没有真正认清自己要干什么。

  所以,在选择出国之前,应自我反省:我是谁?我要什么?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往什么地方走,达到什么境界?怎样从“这里”到“那里”?

  一旦选择了出国留学,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好的、坏的,都得自己担当。

  无论结局会如何,都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混日子,而要尽早确立理想,坚持下去。无聊时,可以锻炼身体、读书、看电影、听音乐、学英语、购物、旅游、整理东西,并开展职业发展。

  要带着激情做科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以平常心对待成败得失,提得起、放得下。一旦找到了“航标”,战胜了“心魔”,克服了困难,人生必将更加辉煌!

  希望以上几点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去美国读研不仅仅镀金那么简单,更加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除此之外,大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去美国留学接下来的各项事情。希望这点大家务必清楚,希望大家可以最终克服困难,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