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解析海外华人的爱国主义后篇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65 移动端

  见到这些壮观场面,不免联想到老一辈海外华人的爱国主义。因母亲出生于华侨世家,我对侨民的历史有不少了解。在我认识的一些朋友的父辈中,很多人在1949 年前后,放弃国外成功的事业和学业,毅然回国奉献,并实实在在地为中国从战乱废墟中恢复,立下功劳。但这一大批人后来的结局都不好,有的被批斗,有的被流放,一些人死得很惨。据说是政治运动对他们忠诚的怀疑。

  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为海外华人华侨定了一个基调,说,“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要求华人融入移居所在地的社会,和当地人和睦相处。照此原则,华人促进了中国和移居国之间和平相处的友好关系,也不失为一种爱国举动。

  抚今追昔,今天华人的“爱国”现象与当年相比,简直如黑夜和白昼一样反差悬殊。现在是,越“爱国”的越要留在国外而不回去;越“爱国”的越要在外国发挥中国影响力,造成双边关系紧张,损害母国利益。真是奇观。

  主要原因显然是政治正确。当“爱国”被赋予政治含义,成了政治正确的代用词,就如同一张撑开的保护伞或一笔无本的政治资本。正如卢梭所说,“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 。如果要勾心斗角整人,“卖国”又是很好的罪名。很多人口称“爱国”其实是基于恐惧。

  “爱国”的现实利益也有极大吸引力。作为公开的秘密,海外华侨聚居区的侨领们,可以从中国领事馆获取免费机票,像贵宾一样来去中国旅行。海外留学生如果和中国官方关系密切,经常“汇报工作”,除了活动经费和免费餐以外,将来毕业回国赚钱,也多一些门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无疑有增海外侨民的面子。有一个留美学生为和美国人争夺子女抚养权打官司,也亮出爱国招牌,要求本国政府影响施压。这种现象多了,就怕鱼目混珠,玷污了“爱国”二字。

  经历沧桑以后,我对“爱国”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我的理解是,爱国并不特别崇高伟大,只是一种和思念亲人一样的思乡感情。出于感情,有人会做些正直的事情。但感情的多少,都无可厚非。思乡少的人也会做正直的事情。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和中国的情感关系自然疏远,难道这些孩子都会有问题吗?

  真正的爱国者,很少考虑自己的私利,比如像老一辈的归国华侨。如果真想留在海外为中国做一点事,也无不可,但不一定非要标榜什么难以自圆其说的“爱国”。鲁迅先生最看不上的,就是“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的伪爱国主义。

  相关链接:解析海外华人的爱国主义前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