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6诺贝尔奖揭晓!半数获奖者来自美国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36 移动端

根据诺贝尔奖网站官方消息,2016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自10月3日起陆续公布,吸引了大众的关注。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走过了115年的历程。

2016诺贝尔奖获奖情况

2016年10月3日,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10月4日,三位美国科学家:戴维 索利斯、邓肯 霍尔丹和迈克尔 科斯特利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10月5日,让-皮埃尔 索维奇、J.弗雷泽 斯托达特、伯纳德 L 费林加,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6年10月7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获得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

2016年10月10日,奥利弗 哈特、本特 霍姆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6年10月13日,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鲍勃 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 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金一半颁给美国华盛顿大学的David J. Thouless,另一半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 Duncan M. Haldane与布朗大学的J. Michael Kosterlitz共享, 因其发现物质拓扑相与拓扑相转变方面的理论工作 。而经济学奖的奖金得主分别来自哈佛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获奖理由为对契约理论的贡献。

上图左一的戴维 索利斯(David J. Thouless),华盛顿大学教授,理论凝聚态物理学家。因KT相变而著称。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另一位获奖者邓肯 霍尔丹(Duncan Haldane),195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78年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 ,理论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凝聚态物理理论做出基础性贡献,包括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第三位获奖者是迈克尔 科斯特利茨(J. Michael Kosterlitz),现为美国布朗大学物理学教授。

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出生在伦敦,现年68岁,公开信息显示,哈特1974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另一获奖者本格特-霍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 m)出生在芬兰的赫尔辛基,现年67岁,来自麻省理工大学。

为什么大多数诺奖得主来自欧美?

诺贝尔科学家获得者中,大多数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其他国籍的获奖者或者在欧美发达国家接受过教育,或者在这些国家的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主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无关系。

一方面西方国家经济发达,另一方面西方自由的学术、鼓励质疑、批判的思维以及独立的科学体制都是培育诺奖的土壤。这与欧美崇尚 自由主义 教育息息相关。

以诺奖数最多的美国来说,其教育水平排名世界前列,大学教育更是全球顶尖。美国的大学教育很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这对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数据统计,培养出最多诺贝尔得奖者的是哈佛大学,以151人摘得桂冠,其次是哥伦比亚大学101人。(诺贝尔文学奖尚未揭晓,统计数据不包含2016年诺贝尔奖人数。)诺奖人数排名前50的大学中,美国占据半壁江山,有26所。

反观亚洲教育,中村修二(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表示担忧。中村修二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东亚国家现代的普鲁士教育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

出国留学 重要的是一次受益终生的经历

不可否认,西方国家教育水平处于今天世界的领先地位,在很多方面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出国留学是否是最好的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是赶时髦、随大流?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它的价值与意义何在?这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吗?

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的家长与学生并不多,人们的想法大多是浅层次的,甚至是盲目的 国外的教育先进嘛;有一个洋文凭不错;至少能学好外语;功课轻松些,进大学容易;可以开开眼界

对于众多学子,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留学可以为学生带来专业学识与发展机遇,用通行的语言来相互了解。留学也是青年时期难得的锻炼机会,是一纸文凭外获得的宝贵人生阅历。除了流利的口语和烫金的学历,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周遭的世界,去感受异域风情的文化,并在其中学会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留学对重塑人格、价值观和世界观意义重大。

那么在认识到出国留学不仅仅是换一个国家上学,而是藉此获得一种异域文化的生活经历后,这种经历背后的意义何在?又会对未来的工作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名人眼中的留学:成功的教育需要含有国际成分

美国密歇根科技大学校长柯蒂斯 汤普金斯博士可谓一言中的。他说,如今,我们都生活在高度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要在这种环境下获得成功,你必须让自己得到一种能迅速对挑战和机遇作出有效反应的教育。这种教育需要含有国际性成分。

北京留学人员商会副会长梁中锋说: 很多年轻的朋友问我应不应该出国留学,我说你但凡有机会,就应该出国。 他认为,我们国家13亿人口,一共出去了30多万人,和任何一个国家比起来,都不成比例。现在中国已经加入WTO,需要一大批有国际眼光的国际人才积极参与。你出去了,你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国际化知识、国际化概念的人给国家做贡献,是会和以前不一样的。

前段时间网络热传《中国入世首席代表龙永图:从我送外孙女去美国谈谈中国的教育》,龙永图谈到了中国软实力的核心问题,我们该有怎样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中国现行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在塑造孩子价值观方面存在缺陷。龙永图把外孙女送去美国读书,为的是培养孩子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普世价值观。

2016年4月,杨澜在她的新书《留学改变了我的世界》里写道: 留学就是大写的苦逼,但却改变了我的世界。 杨澜认为她的留学之路很 辛苦 ,一直贯穿着她的哥伦比亚大学整个学习生涯,但她也非常感激这段生活。她说:这让我在国际政治、外交、经济、传媒等各个领域都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14年3月22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北大发表 留学改变人生 演讲,她引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来鼓励美国学生来到中国、中国学生走入美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修习双方语言及文化。米歇尔表示,出国留学不仅在改变学生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在改变你们所遇到的每个人的人生。

留学生:留学是在大视野下重新定位人生

出国留学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且听几个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心声

朱庆恒:在英国我受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而且在整个人内涵的熏陶、人格培养上都受益很大。比如在我们中学,校长在路上见到垃圾会捡起来,走到几十米外的垃圾桶再扔进去,虽然垃圾不是他丢的。他们生活中的很多文明行为对我的影响都很大。

白云:出国留学这个阶段是我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我在美国校园那样一个很陌生的环境下,系统地读了一些书,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

黄抒婧:出国两年了,我觉得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都敢去想、去做,比以前更自信了。

张婷:5年前,我放弃了在国内读大学的机会出国留学。现在我大学毕业了,很庆幸作出这个选择。在国外大学,我得到了自由发挥的空间,那种教育方式更能发展我的潜能。我还利用假期去了加拿大、美国的不少地方,眼界开阔了,认识了不少朋友。

对于留学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古希腊的哲人就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良好的人与良好的公民,它使人成为有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的人,能负责行使政治自由的公民,能有效利用闲暇的有教养人士。是发展能正确判断,能领悟生活中正确秩序的心灵。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蔡元培)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国留学对学生本人是一次受益终生的经历。

学生和家长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美国或其他留学问题,可通过或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1-0022与我们取得联系,澳际教育南昌留学专家为您提供免费一对一咨询和专业留学评估。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