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震撼!USNews大学排名背后复杂的原理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151 移动端

除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没有哪一个比UsNews每年发布的更受中国读者的关注了。这个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来自世界各地学生和家长对美国高等院校的选择。而大学们也在为了在表的前后位置而下足了功夫。但就是这份 选校圣经 现在却遭到很多人(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从业者)的诟病,看似有效客观的却充满了漏洞。今天我们特地综合编辑了这篇文章,揭露一下背后复杂的原理和博弈。

罗伯特 莫尔斯(Robert Morse)是《美国新闻》的组织者,他的六人小组在华盛顿特区旁边的乔治敦的一栋红砖办公室里工作。已步入中年的莫尔斯头发灰白,是个典型的华盛顿书呆子:衣着不整、为人谦虚、带些学究气、鞋子倒还算得体。

莫尔斯说: 现在发生的一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成为一尺标杆,大学校长纷纷以 我们要提升在《美国新闻》中的 为目标,以证明自己的管理能力,或自己的大学更好,他们自己也是个好校长。过去没有大学校长关注这个。因为这些本来只是面向消费者的。

时光流逝,莫尔斯的方法日臻成熟。现在的模式基于7项加权参数:

2. 毕业率和新生返校率 20%

4. 新生水平 15%

6. 毕业率表现 7.5%

根据这几项,《美国新闻》为每所院校作出评分,满分为100,其中100分,而北卡莱罗纳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则是22分。

41. 60分

41.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 60分

45. 59分

47.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 58分

47. 迈阿密大学 58分

你可以看到这个其实已将体制外的测评对象混为一谈。

前者是一所位于宾州中部郊区山谷中的公立大学,政府赠地、校园广阔、低廉、学生经济状况不等,它的校足球队很出名;而后者则是一所占地面积小、昂贵的私立犹太大学,在曼哈顿设有两个本科校区(市中心是女子校区,郊区则是男子校区),而且它的校足球队成绩也平平。

该体系也包含了很多方面。它并不只是从单方面比较 如新生的考试成绩,或是学术声誉。它固定地用一种算法对每所院校进行统计,并给出一个得分:照此而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比只高出一分。《美国新闻》如此受欢迎,原因很简单:它可以用一个分数就评判出不同的院校,如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不然院校间很难进行比较。

客观的参数其实根本无法做到客观

1. 白俄罗斯,35.1

3. 韩国,31.0

5. 俄罗斯,26.5

7. 圭亚那,22.9

9. 匈牙利,21.8

这个看起来一目了然。可是,但凡一个稍微负责的流行病学家都不会看着这张单子说 白俄罗斯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或是 匈牙利前十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社会学家大卫 菲利普斯(DavidPhillips)认为单车事故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自杀,颇有几分道理;犯罪学家认为死于警方之手的平民很大一部分实属 借警察之手自杀 他们蓄意挑逗,迫使警方置其于死地。这样一来,报道中的自杀率便很可能低于真实自杀率。然而实际上没人确定两个数字间的关系在不同国家是否一致,也没人知道我们用来计算真实自杀率的替代指标是否有效。

《美国新闻》的大学同样面临着和自杀率一样的难题。人们无法直接衡量一所院校的质量 院校在传授知识、启迪心灵、激发潜能等方面表现如何。于是,《美国新闻》在其算法中引入了质量的替代指标 而结果证明教学质量的替代指标统统不堪一击。

以占总分的20%的 师资力量 为例。《大学指南》对于这个参数的解释是: 研究表明,学生对与教授的交流越满意,便学的越多,同时学校毕业率越高。 的确如此。

我们使用2009-2010学年的六要素来评估一个学校的教学投入程度。班级规模,包括两个方面:少于20人的班级比例(占师资力量的30%),以及多于50人的班级比例(占10%);教师工资,占35%,是2008-09和2009-10学年教师的薪水加福利的平均值,并根据各地区消费水平差异做了调整 同时,我们还计算了在其领域获得最高学位的教授的比例(15%),师生比(5%),以及全职教师的比例(5%)。

教育研究者帕特里克 特伦兹尼(Patrick Terenzini)和欧内斯特 帕斯卡拉(ErnestPascarella)分析了2600份关于大学对学生的影响的报告后,得出结论:

声誉是什么东西?如何量化学校的声誉?

在最近发表在《内科学年鉴》的一篇文章中,阿什维基 赛格尔(Ashwini Sehgal)分析了《美国新闻》 最佳医院 的,这份也十分看重专业同行的声誉评分。赛格尔列出了一份评价水平的客观标准,比如医院病人在各种外科手术中的死亡率、病人安全率、护工水平以及关键性技术。然后他将这份水准衡量与各个医院的声誉对照了一下,结果他发现两者不相配。

类似的,几年前密歇根州最高法院的一名前首席大法官托马斯 布伦南(Thomas Brennan)给100位左右的律师同行发放了一份问卷,请他们依据学校的好坏排出前十名的法律学校。 他们列举了很多著名院校,如哈佛、耶鲁、密歇根大学;也有些不太知名的,比如约翰 马歇尔法和托马斯 库勒。 布伦南写道, 我记得他们将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法律学院排在名单的中游位置,大概在10所学校中第五的样子。可问题是,当时根本没有法学院

那么这些声誉上的偏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密歇根大学教育社会学家迈克尔 巴斯特多(Michael Bastedo)曾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评述《美国新闻》的研究方法,他认为 正是驱动了声誉的出现 。换言之,当《美国新闻》请大学校长评估那些他一无所知的学院的相对优势时,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手头唯一可以使用的信息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新闻》。

大学里竟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样的答复跟家长们常说的 我说是就是 有得一比。但莫尔斯也只是实话实说,因为如果我们不弄明白究竟什么能代表大学的质量,更别提用一种综合全面的评分体系来呈现它们了,那我们的评分可谓是一无是处。然而在的问题上,莫尔斯的意思是他采用的是《名车志》的研究方法,而非《消费者报告》的方法。

当然了,在近几年的日益飙升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下,你可以认为学校应该为它平易近人的而受到嘉奖。假设我们现在回到斯德克的游戏中去,并按照师生比、第75百分位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教师论文发表数和价格平均权衡来给法学院重新的话,那么就会像下面这样:

2.

4.

6.

8. 科罗拉多大学

10.

假设我们真的很在乎是不是物有所值,那么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三元,占40%,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占40%,教师论文发表数占20%。我们来看看前十名有何变化:

2.

4.

6.

8.

10.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