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美国大学是如何招生的,综合素质怎么评?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35 移动端

是如何招生的,综合素质怎么评?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大学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典型国家,几乎所有的顶尖大学都采用了这套已经运行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招生录取制度。

这一点受到美国联邦和各州法律的严格保护,除个别例外,公众对此也并无特别兴趣 美国人普遍没有非哪所大学不上的情结。学生即使被这所大学拒绝了,也可以选择其他大学。那么,在实践中各大学到底是如何具体运行和操作的呢?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两套体系大同小异,主要包括:

家庭背景(特别是父母受教育状况)

所修课程及成绩

课外活动和作文等等

该网站也可以被视为加州大学申请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填写加州大学所要求课程(A G课程体系)的官方信息,同时也为大学申请系统提供了课程识别和认证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备了多项附加性功能,特别是可以在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不同学生成绩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进行招生综合评价的效率。

也就是说,每一所大学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解读这些信息背后的丰富内容,从而形成了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招生录取模式。即使面对同一个学生提供的相同的申请材料,不同大学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评价。

首先,学业成绩是大学招生的首要标准。

美国顶尖大学的确不太看重入学考试成绩 满足一定分数标准即可 但它们非常看重学生所修习的中学课程的数量、质量和成绩,特别是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这是因为,大量专业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影响大学新生一年级学业成绩的各项因素中,中学课程和AP课程的成绩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而入学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则相对不显著。

与之相比,入学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只排在第三位,而且其作用正在逐年走低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迫使理事会对考试进行重大改革的原因之一。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高中最后一年,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对大学及其学科的了解和准备申请材料上 这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学生顾问制度(counselor)。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会被配置一个学生顾问,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选课、联络家长、心理辅导,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大学,指导学生申请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第三,有效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有些学生成绩不高,不是因为他(她)们不优秀,而是因为缺少条件没有机会学习相关内容。只要提供机会和条件,他(她)们同样会取得优异成绩,甚至可能比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加优秀。因此,如果单纯依赖考试成绩作为大学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的话,那么社会就将被世袭制和等级制所替代。

目前,中国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实行配额制,即通过 逆向歧视 ,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分配专门的招生名额。

但如果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大学就比较容易考察学生成绩不高的内在原因,的确可以把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本身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比如,很看重学生所在的社区和中学。学校差一点没关系,关键是学生在困难的条件下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还比如,很看重学生父母是否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如果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往往会受到额外的关注;再比如,对学生中断学业的情况非常敏感,特别是,学生是在何种情况下中断学业又是如何接续的。应当说,综合素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要比简单的配额制丰富得多。

至少到目前为止,所有中国大学的招生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的:非专业化是指除个别例外,几乎没有人具备和招生有关的专业知识,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非职业化是指招生只是招生工作人员职业生涯中短暂的一段经历,所有大学的招办主任在工作几年后必须转岗,基本上没有人终身从事招生工作。在涉及招生的全部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并不以招生为职业,招生只是他(她)们的副业或是对大学所尽的义务。

招生专业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最终录取决定一般由专业人员做出。教授虽然在招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录取与否的决定却往往要倚重专业招生人员的意见,有些大学甚至会完全排斥教授的参与。这是因为,许多大学认为,和研究生招生不同,本科招生更看重的是学生和学校价值观与文化的匹配度,以及日后的发展潜能。在这种情况下,教授本身的学术背景和偏好反而有可能干扰他(她)做出正确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一般来说,会要求学生提供两篇短文,介绍自己的情况,有些大学也会给出具体的题目。大学可以通过作文来考察学生的思维和看待问题的观点,也以此来了解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生活,特别是他(她)们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经验丰富的招生人员往往善于从作文中发现适合的学生,并有能力判断出真假。

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于基础教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套招生录取制度的引导下,中学普遍能够按照教育的本质规律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发展比较全面均衡。这一点对于从根本上纠正中国基础教育 应试训练 倾向具有尤其重要的启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