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国际生想读美国顶级名校的难度系数比较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50 移动端

中国学生去成为了近年来的潮流。十年前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0万中国学生在了。虽然我们一直努力争取获得每年申请和最终被哈佛和斯坦福录取的中国学生数据,最终得到了去年被几所录取率最低的学校接受的中国学生数据,虽然不是100%精确不过总体应该很接近了。下面就是这些学校对中国学生的录取率:

Harvard 9人 5.79%

Columbia 14人 6.89% 哥伦比夜大学

MIT 5人 8.2% 麻省理工大学

Brown 27人 9.16%

Caltech 6人 10.55%

Vanderbilt 27人 11.97%

Pomona 16人 12.89% 波摩纳学院

以上总共220个学生

为什么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这些学校会更难进呢?尽管学校也都有自己的生目标比例,但是考虑到中国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这个比例似乎就有一些失常了。相比有太多学生来自同一个国家,各个学校还是愿意有一些多样性,因此也就会限制中国学生的比例(学校不会这么说不过我是在和某些招生官一起私聊的时候得到消息的)。

韩国

韩国一所高中高三复习课的场景,韩国高中生的压力并不比中国高中生小多少。

Singapore新加坡:

India印度:

Thailand:

泰国政府有一个特别棒的项目 泰国学者。在制定的年份泰国政府会资助国考的前40-50名学生去美国学习,一直到他们读完PhD学位。唯独的要求就是他们必须每年回一次泰国然后在他们在美国学习的领域工作?这些学生要去美国读一年最好的寄宿学校然后自己申请。但是很遗憾的是,美国非常好的学校总是只接收很少的泰国学生,虽然很多人都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得主,而且他们几乎花掉了大部分高中时期的暑假来参加这些竞赛, 但是最终还是只有很少的人进了头20名的学校。

美国的学校都喜欢说他们的学生来自很多地方,这样能让公众还有媒体对他们学校的简介有更好的评价。不过这实在是个让人不爽的伎俩。学生的组成更国际化给学校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多样的经验和背景无论课内课外都会成为其他学生的教育资源。学生看问题的视角通常也能让教授受到启发,全球化的视野会让学生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都有所改变。美国本土的学生也同样受到过生的影响。

美国第一年研究生生数量:

2011/12: 90, 903人

2013年美国的生数量整体增长了13%。各个大学都在努力寻找那些能够给他们的校园带来更加多元化的视野的学生。不过在前10-15名的学校增长的比例就微不足道了,他们几乎就没改变自己的招生比例。比如,光看去年,伯克利大学招收的生比例就占到了整个学校的45%,伯克利大学可是全美最棒的公立大学。此外还有很多和声誉很好的大学也在提高自己的生招收比例。

这对于那些放眼常春藤大学的学生来说也绝对是个好消息。尽管这些学校对他们也有点困难,但是那些很好的但是又没被录取的学生就可以进入这些学校并且获得相应的写着更好的表现的学位证书。

钱,也是重要的因素

现在也有很多国际学校在帮助顶尖大学培养预备申请的学生。比如世界联合学院?就是这样的遍布各地的中学联盟。通过私人的资助还有政府支持(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Shelby Davis一个人),全世界的学生都可以赢取奖学金然后上好大学。这些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是最高的。他们学习的是IB课程而且很多老师都是美国公民,因此他们为未来申请的成功早早做好了铺垫。Davis先生已经捐助了十亿美金来资助学生去读美国最好的学校。大多数学生最多可以一年拿到一万美元不过也有一部分像读的学生,只要提出申请并且已经被录取,他会让他们每人领取四万美元。这些学生通常在学术以外也有着非常惊人的能力因此每年这些学校都能够成功地输送很大一批学生去美国的顶尖学校。

我刚才已经提过了多样性不过除了国家还有另一个影响因素。很多学校都会注意录取不同种族的学生。因为不录取某一种族足够数量的学生的话,学校就会被批评说没有注意种族之间的融合。在相关的平权法案中主要指的是黑人和拉美裔的美洲人。因为这些群体的学生通常没能拿到高分或者是上美国的最顶尖的大学,所以学校也会试图平衡这些种族和生的比例。来自拉丁美洲、墨西哥还有非洲的学生数量和来自欧洲、中东还有亚洲的相比自然少很多。因此弱势群体就会得到一些相应的保护。尤其是那些不需要经济援助的就更有体现了。另一方面,亚裔的美国人总是在考试中表现的更好,此外他们也占据了好大学的一大部分比例。结果更多的亚洲人进入了,可是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