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英国签证政策“变脸”的序曲——面试的试行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5 移动端

英国内政部为了防范非法打工和遏制移民数量,已经采取了收紧的新政策,将的难度加大,不仅取消了PSW(生毕业后可在英国工作两年),督促学生尽快找到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并非刷盘子等低技术工作,还对一些违规操作的学校进行整改和关闭。

十年英国变化史
让我们追溯到十年前,2004年5月6日之前,在中国申请英国学生需要面试,而在5月6日之后,申请人不再需要面试,官只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来考虑申请人的申请,只有特殊情况申请人会被要求面谈,比如递签的材料出现问题等。

四年后,2008年2月底,英国实行移民计分制,进一步强化用 客观标准 来审核申请材料的原则,学生主要以申请者提交的材料为考虑前提,除特殊情况无需面试。

在移民计分制实行之后,英国内政部宣称这种通过客观的材料和标准而非主观判断来决定是否审批的系统,更加透明公正和便捷。

但仅仅又过去了四年,移民计分制下重客观材料而非主观判断的政策基调开始出现全面扭转。

2012年10月15日,英国内政部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对 高危 的申请者进行面试试点,但在当时尚未对中国申请者实行。

2013年4月,英国政府向中国教育业界发出通知,宣告移民政策 变脸 的影响开始波及中国学生。

在2013年6月1日后,所有在中国申请英国学生的学生都将被强制实行面试。

十年时间内,英国学生政策的 接连变脸 着实让人看不懂!从面试到不面试再回到 全面面试 ,虽说这和英国的移民政策改变脱不了关系,但确实让人怀疑英国政府出台政策前是否有过思量?并且再次证明了英国对于移民政策的摇摆不定和反复。
面签引发的担忧
面对朝令夕改的英国政策,不少准生此刻多少又会有些不淡定了,因为从4月29日开始,申请Tier4学生的中国学生在递交材料的同时,有可能会被随机抽到进行面试,不单是对学生的材料及就学目的的真实性进行检查,还将考核申请者的英文程度。这一举措的试行试图通过更严格的审查制度了解学生的质量,打击非正当手段及途径流入到英国以读书名义打工的申请人数量,为真正想求学的学生增加名额,但与此同时,这一举动不仅仅会引起更多中国学生的关注和担忧,也会让代理机构感到措手不及,无所适从。

尽管如此,英国新政策的实施,只能说是为了流程的完善和体系的更加健全,确保真正优秀的学生被英国院校录取,而且面试过程并不会耽误学生太多时间,对于申请者来说也是获得通过的一次非常好的表现机会。对语言基础好的学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担心自己能力的不足,建议抓紧有效时间进行阅读训练,提高英文使用的熟练程度,在递签前做好详尽的准备,确保在面试时万无一失。

面试作为英国政策改革的序曲,它的扩大未来也许会慢慢扩展到访问等其他类型,但无论如何,只要申请人的材料和目的可靠真实,就无需过分担心自己的问题。

其实没必要担忧
政策改革对于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影响不太大,但对语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面试时,若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太差,被官认为是不一定具备可完成英国学习的学生,将可能会被拒签。

面签区区十多分钟的时间是否能真正地考验英语水平?更何况在 你问我答 这种固定模式下(问题也基本雷同)!

相信对于我们这些早已习惯了 应试教育 、并早就对 应对方法 熟门熟路的孩纸们来说, 考验英语水平 似乎显得非常天真!

如果说是考验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临场发挥能力等,倒还说得过去。

其实,面试也好,不面试也罢,童鞋们最终关心的也只是 能顺利拿到,不被拒签 的结果而已。

那么,英国重新实行所有学生都需要面试的政策究竟会不会影响中国学生的拒签率呢?

从历年的拒签率来看,新政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太大。2012年英国内政部在中国签发了超过57,000份学生,比2011年增长约9%。由于高质量的学生申请不断上升,拒签率从2010年的14%下降到2012年的2%。这可以看出,赴英的中国学生质量很高,遭到拒签的情况其实很少发生。

还是那句话,只要对面签做好万全准备,相信准生们一定都不会在上被卡。
供稿人:澳际沈阳分公司文案 沈娇阳
特别声明:此文章为澳际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 澳际 及作者姓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