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从教育差异谈为什么要把送子去美国读书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3 移动端

美国,一直是留学生出国的最佳选择地之一。连续7年,中国留学生来美留学增长率处于首位,远超其他留学出口国。在美国各大高校,中国留学生屡见不鲜,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大批中国学子来美学习?到底中式教育与美式教育又差在了哪里?

上厕所,坐一排,平时上课,坐一排,中规中矩,完全是一种半军事化的训练。 这是南京人王陵描述的另他不满意的 中式教育 ,十几年前,王陵对儿子在中国小学受到的这种 不自由 教育颇感不满,他毅然带着儿子来到美国进行学习。十几年后,儿子已经成才。王陵也在陪读的过程中开始了对教育的思考。

为了搞清楚 中式教育 与 美式教育 的不同,王陵花费3年时间,自费与112位旅美华裔博士进行深入交流,拍摄了纪录片探索教育之道。

中国老师像皇后一样

王陵曾在2011年接受采访时谈到,一定要带着孩子来美国是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孩子对老师是唯命是从,儿子变得唯唯诺诺,见到老师胆战心惊,王陵觉得必须改变儿子的命运。

王陵描述中国老师 像皇后一样,所有学生、家长都围着老师转,老师说对就是对,说错就是错。

而王陵对于中国老师的刻板印象,也源于2002年,那时,王陵的儿子正在南京一所名小就读,由于班主任过于简单地处理了班上两个小男孩之间的纷争,最终促成了王陵的 带子离国出走 。

而芝加哥州立大学教授汪兴无博士描述中式教育时认为,中国家长和学校并不尊重学生。 我最反对的就是中国教育制度里的成绩公开,美国的成绩是不公开的,每个人的成绩都只能让他自己知道。 汪兴无博士表示,在美国,州里专门立法保护学生的成绩。

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之争,由来已久。对于许多人对 中式教育 形成的刻板印象,其实也在逐步改变。

中国重学校 美国重专业

在中国拥有了名校的毕业证就代表着进入社会有了更好的资本。

根据中国国情,名校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不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是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有时甚至会频繁到每天都有。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科研机会和夏令营活动,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就比较少。另外,名校的学术资源、人脉资源也是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

留学美国方面,中国国内对于 什么是好大学 的 定论 比较模糊。对此,新泽西大学教授邵勤博士认为,目前, 中国国内所听说的名校就是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家长们觉得,一定要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才行。但在美国,家长们会认为,上大学的时候不是要选大学,而是要选学科。因为在部分听起来 不是很好 的大学里面,也有部分学科,可以和哈佛等名校竞争。出来读书不要盲目追求名声,应该选专业而不是选学校。

芝加哥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博士龙漫远认为, 名校情结如果掌握得好,你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因为好的大学毕竟有的物质条件稍微好一点,你有可能接触到更好的老师。但它不能保证你这辈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相反,很多人会因此背上包袱。他觉得他上了清华、北大、哈佛、耶鲁就注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其实不见得,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最后都没能成就一番事业。说明名校不能包打天下。

13年的陪读经历,让王陵对中美教育有了深入思考。他联系上112位博士讨论中美教育问题,不是为了探讨到底 谁好谁坏 ,而是一种对比。

王陵无法对 美式教育 做一个归纳和概括。但一个细节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一所中学的合唱表演现场,站在第一排中间的居然是腿部有残疾的学生。 这在中国的学校里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残疾学生会被老师安排在后排。 王陵说。

中美教育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作为来美多年的 陪读爸爸 ,王陵表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在培养听话的 一批人 ,而 美式教育 则多以启发为主,尊重并挖掘孩子的潜能。 中国人总是认为成功就是要比上一代强。超过上一代是什么概念?职位比你高,拿的工资比你高,就超过你了吗?这太简单了。健康成长,比你幸福,他就是超过你。 这是王陵陪读的真实感受。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