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中国当选世界EMBA最热门国家.

刚刚更新 编辑: 中国 浏览次数:205 移动端

  MBA留学热越来越升温,而随着国外MBA的发展,中国本土MBA教育也在渐渐兴起。2012年,中国当选世界EMBA最热门国家,本文为大家解析一下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在中国的现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还不知道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为何物,但是在今天,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读EMBA最热门的地方。根据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10月最新公布的全球EMBA项目排行榜,中国有五家商学院跻身排行榜前15名,其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合作的项目名列第四,而香港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合作项目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冠军。难怪国内一所著名学府的管理学院院长自豪地说:“EMBA教育是中国对全世界商业教育的贡献。”

  正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促成了中国EMBA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多成功人士一定要读EMBA呢?

  十年前来到中国

  EMBA是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简称,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它由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2002年7月,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全国32所高等院校开展这一学位的专业学位教育,EMBA被正式引入中国。

  在我国,EMBA有民办和公办之分,学费一般为40万到50多万人民币,民办的学费略高。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领导力、组织行为学、营销学和一些人文历史知识。国外商学院EMBA大多要求考GMAT(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缩写,中文名称为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它是一种标准化考试,目前已经被广泛地用做工商管理硕士的入学考试。)并提供推荐信,但国内EMBA学员入学没有硬性的指标,通常要求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和五年以上的管理经验。考试也以面试为主,考官现场给出讨论题,应试者就题目内容陈述观点。

  为什么国人需要EMBA?

  作为全球商学院评估的权威机构,《金融时报》对中国EMBA教育的高速发展十分关注。它认为中国人需要EMBA有四点原因:第一,当今中国的企业领导者在接受教育时,工商管理教育尚未在中国流行;第二,读EMBA不需要辞职,学员不必担心接受全职教育后追不上同行;第三,中国人喜爱文凭;第四,中国式的“俱乐部文化”。

  应该说,《金融时报》的分析不无道理。EMBA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近70年的发展道路,人们对它已经没有太多的神秘感和好奇,报考者相对比较理性。EMBA仅仅是商业教育的一部分,如果一位中高层职业经理人已经具备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就不需要进入商学院补课。而许多中国的企业家年轻时没有读过MBA,虽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但可能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对他们来说,在四五十岁的年纪重新回到课堂,梳理一下管理经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至于如何理解俱乐部文化,《商学院》杂志副主编石丹谈了她的想法:“所谓俱乐部文化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圈子。其实任何人都需要一个圈子,商人也一样。跟熟悉的人做生意,心中总感觉踏实一点。特别在当今中国诚信缺失的商业环境中,大家都觉得熟人比较靠谱。而同学之间没有竞争和利害关系,最容易建立信任,所以大家就慢慢都聚拢到这个圈子里来了。”

  异地办学常开不败

  异地办学是老牌商学院实现生源多元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迪拜EMBA中心主任罗伊·巴切勒教授介绍,金融学是卡斯商学院的优势项目,开设在伦敦和迪拜两地的EMBA项目,每年都能吸引精力充沛的金融业学员从欧洲和中东的其他地方飞来学习,使得学员背景非常多元化。

  采取同样做法的还有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它在新加坡、伦敦设有自己的校区,并不与其他学校合作,以保持“纯芝加哥模式”。布斯商学院EMBA项目副主任帕蒂·基根认为,独立的异地办学可以保持教学的连续性和高质量。

  MBA留学的兴起有市场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EMBA申请者来说,提升自身背景,以及专业成绩和语言成绩,是必然的申请要素。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