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亲述:我为什么去美国读MBA.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396 移动端

  我为什么去美国读MBA?我在申duke的MBA的时候,凑巧看了行为经济学大牛Dan Ariely的可预见的非理性(中国翻译成:怪诞行为学),忽然提着壶让我灌顶了。我就想起了钱钟书写的: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扯这么远是想说,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判断,但我们的判断只是基于不完整的信息收集,不代表事实就是这样。

  投行真的代表贪念?

  咨询真的就不在路上走而飘在空中?

  创业真的就充满风险?

  PE/VC真的是无限的工作时间?

  答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判断是我们自己的,是热气腾腾刚出锅的,是植根于热情和梦想的牛粪上的鲜花;更重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勇气说,当时的决定真TM扯淡,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我现在想XX不想OO了。。。毕竟,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是赶羊似得从幼儿园一路赶进大学的圈,大学,专业,甚至第一份工作大概跟自己的理想和热情根本不沾边儿。。。(或者说,只有我的命运这么悲摧?)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我那个拿到Darden的哥们还是很靠谱的,人家就要去做XX,目标明确。我非常理直气壮的不知道毕了业想干嘛的状态就让他很纠结…我的发散折磨了他一整天。我最后非常无辜的送了他四个大字来概括我以后的计划:到了再说…

  但话又说回来,大的方向是这样的。我觉得男人都有一种想当上帝的情节,希望可以洞悉人类一切的经济和政治规则,并试图按照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得好那么一点点儿。比如我就希望我能有机会看到很多XX的或者OO的高速增长的小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并试图看清楚他们的未来。然后我就找家PE或者搞个PE做上帝,把钱换成钢镚儿往靠谱的人身上扔,一边扔一边说,哥看好你哦。这大概是为什么我最后选了西海岸的学校吧。

  不得不唠叨两句来把我想说的再说明白一些,对于很多人帮助别人做选择的热情我可以理解,但纯从投资回报上讲哪哪儿好哪哪儿不好我不敢苟同。毕竟,两年的经历首先非常重要。其次,我还是很理想主义的认为,钱不是衡量梦想和未来的唯一标准,虽然它可能是某一标准。我觉得,我有机会可以经历另外一种生活,这个理由就够了。我也希望,按照老罗的话:有更多的人在充满理性的同时,能够不丧失激情。让我们多一些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吧。。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