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新科MBA毕业生形势急转直下 就业地点大挪移.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18 移动端
新科MBA毕业生就业地点大挪移

  去年有关新科MBA毕业生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的预测甚嚣尘上,现在看来,与我们在2009年风闻的其他预测一样,这些预测不过是耸人听闻罢了。在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YU Stern business school)担任学生就业服务部门主任的帕梅拉·米特曼(Pamela Mittman)报告:“去年一整年我们都持谨慎乐观态度,而我们现在看到,金融危机过后,用人企业为储备人才,招聘市场再次繁荣,说明这种乐观分析是可靠的。我们看到相比2009年,今年即时招聘公告增加了40%,某些诸如风险资本、私募股权和消费者产品等行业的职位空缺比2009年增加了70%之多。

  在类似斯特恩学院这样的顶尖商学院之外,这种复苏势头也许看似没那么强劲,不过就整个商学院教育系统看来仍真实可信。MBA就业服务委员会的最新一份调查,征询了美国和欧洲的各类商学院,有60%的商校就业服务部门反馈的信息显示,今年较去年的招聘公告更多。

  不过据新罕布什尔州塔克商学院(Tuck School)的贝姬·乔福瑞(Becky Joffrey)看来,这些概括的数据也许掩盖了MBA生就业市场发生的潜在变化。她认为越来越多财富500强企业正在雇佣国际化的MBA毕业生,但不再是让他们在美欧企业传统的总部中任职,而是派遣到其祖国从事业务。“随着全球化步伐日渐加速,美国企业界领悟到了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需要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地缘特点具有深度了解的人才。”贝姬道。她列举了自己所在学院的学生为例,如一位名叫Manoj Sahoo的学生,被嘉吉公司(Cargill)雇用于新加坡从事公司的印度市场业务,还有另两位塔克学院的以色列和印度毕业生加盟了三星集团,前往首尔培训然后各自回本国上班。

  为化妆品巨头欧莱雅(L&aposOreal)负责国际招聘的主管Wazieres说:“在针对发展中市场招聘人才方面,我们怀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公司今年在新市场的销售额很可能超过西欧市场,公司总裁也雄心勃勃地指出,要将欧莱雅送到多达10亿位新兴市场消费者手中。”欧莱雅在美国和欧洲的一流学校如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和瑞士IMD商学院里招徕毕业生,把他们放在巴黎和纽约的总部来初步熟悉业务。“这种培训加速了毕业生新员工在公司内的学习过程,使他们为以后派驻我们的新市场进行业务和创立新设分支做好了准备。”

  贝姬·乔福瑞对MBA毕业生招聘市场变化的分析和格莱米·里德(Graeme Read)不谋而合,后者是一家国际管理人才猎头公司Antal的主管。他的看法是:“从今年年初开始,专业和经理层工作市场绝对恢复元气了,不过最明显的就业复苏在金砖四国(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译者注)和新11国(N-11,指孟加拉、埃及、印尼、伊朗、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和越南——译者注)那些发展中经济体。”他接着分析道:“我们公司发布的全球速览(Global Snapshot)报告跟踪55个国家的就业变化趋势,最近一期的报告指出,自今年一月份以来,全世界的就业水平平均增长了53%到54%,而在巴西则是65%,中国是72%,印度达到73%。新兴市场的这种大幅增长背后一个关键驱动力是传统的人才移居国外的模式出现了改变。直到不久前,这些国家还接受来自西方国家企业管理专门人才的输入。可是现在,他们想要自己人来接管了,因之而来的就是大举网罗曾经在知名商学院受到熏陶的本土专业人才。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海归’正成为日益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最吃香的商品之一。”

  也许不必意外的是,商校们正在互相竞争以图从这种新变化中获益。比如哈佛商学院已经将其就业服务部门的预算提高了50%,而且还投入相当可观的预算比例,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推介会来为学生接洽潜在的新雇主。有些推介会还是在传统的就业目的地如伦敦和巴黎举行,但在上海举行的一场会议是最成功的,目标客户就是中国的企业和机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Booth School)也进行了相似的尝试。该院的学生就业发展团队扩编了三倍以求专注于接洽更多的海外雇主,团队的新职员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到亲自建立与新客户的关系上。这股关注于新兴市场就业的热潮不止发生在美国商学院中,欧洲同行。比如,来自英国沃威克商学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的MBA毕业生中,有近四分之一的毕业生投身于亚洲一些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

  贝姬·乔福瑞指出发生在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动荡,使得很多聪明优秀的MBA毕业生更愿意将那些蓝筹工商业大企业的管理类职位作为自己的选择。美国研究生(论坛) 入学委员会(Graduate Admissions Council)所做的最新一次调查显示,金融业仍旧是商学院毕业生的职业首选,但制造业、医疗服务和能源领域却正成为他们最终的职业归宿。所有这些现象促使商学院的骄子们分布于全球各处。想要寻找明日的商界领袖?不用再去纽约、伦敦或巴黎浪费时间了。去北京、孟买或圣保罗试试运气。

新科MBA毕业生形势急转直下 就业地点大挪移新科MBA毕业生就业地点大挪移
新科MBA毕业生就业地点大挪移

  去年有关新科MBA毕业生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的预测甚嚣尘上,现在看来,与我们在2009年风闻的其他预测一样,这些预测不过是耸人听闻罢了。在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YU Stern business school)担任学生就业服务部门主任的帕梅拉·米特曼(Pamela Mittman)报告:“去年一整年我们都持谨慎乐观态度,而我们现在看到,金融危机过后,用人企业为储备人才,招聘市场再次繁荣,说明这种乐观分析是可靠的。我们看到相比2009年,今年即时招聘公告增加了40%,某些诸如风险资本、私募股权和消费者产品等行业的职位空缺比2009年增加了70%之多。

  在类似斯特恩学院这样的顶尖商学院之外,这种复苏势头也许看似没那么强劲,不过就整个商学院教育系统看来仍真实可信。MBA就业服务委员会的最新一份调查,征询了美国和欧洲的各类商学院,有60%的商校就业服务部门反馈的信息显示,今年较去年的招聘公告更多。

  不过据新罕布什尔州塔克商学院(Tuck School)的贝姬·乔福瑞(Becky Joffrey)看来,这些概括的数据也许掩盖了MBA生就业市场发生的潜在变化。她认为越来越多财富500强企业正在雇佣国际化的MBA毕业生,但不再是让他们在美欧企业传统的总部中任职,而是派遣到其祖国从事业务。“随着全球化步伐日渐加速,美国企业界领悟到了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需要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地缘特点具有深度了解的人才。”贝姬道。她列举了自己所在学院的学生为例,如一位名叫Manoj Sahoo的学生,被嘉吉公司(Cargill)雇用于新加坡从事公司的印度市场业务,还有另两位塔克学院的以色列和印度毕业生加盟了三星集团,前往首尔培训然后各自回本国上班。

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