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加拿大MSc专业申请经验谈.

刚刚更新 编辑: 加拿大 浏览次数:267 移动端

  加拿大MSc专业申请经验谈:

  先说说本人硬件指标: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通信工程 (本专业全国排名第2)

  T:580 (TWE 5,无GRE)

  Overall GPA:91.4 (专业GPA自己没算过)

  论文:3篇中文(都比较烂,全部不检索,1篇核心,2篇为非核心)

  竞赛:2004 Altera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大赛 中国赛区冠军

  2004陕西省电子设计竞赛1等奖

  05年挑战杯大赛 3等奖

  Offer: MSc @ Queen’s U, U of Waterloo, U of Alberta,

  PhD @ NUS, NTU

  Pending: UT (铁定没戏了)

  Reject: McMaster U (从头到尾也没套到老师,这可能是被拒的直接原因)

  我最终选择了Queen’s University。从我的整个申请过程来看,我觉得个人硬件指标中,本科GPA最重要,论文次之(如果是IEEE journal论文的话,可以摆在跟GPA一个重要地位了),研究经历和竞赛差不多一个档次,GT要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1. GPA

  没什么好说的,当然是越高越好,而且主要是看本科的GPA

  2. 论文

  本人发表了3篇论文,不瞒大家,都是低档次的中文论文(不检索的那种)。我觉得中文低档次论文虽起不了大作用,却可以向对方教授证明你还是有一定学术能力,起码是在搞学术。国外教授的研究主要是做理论研究,所以学术水平都很高,他们很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而论文是最能反映学生学术能力的东西。一个中国本科生很少能发出高质量论文,另外,庆幸的是,中国的硕士发出的论文质量一般也不是很高,所以我觉得在发不出IEEE journal的情况下,我们有几篇烂中文就可以了。当然了,论文档次越高越好,有检索肯定比根本不检索好,英文一般比中文好,IEEE一般最好。

  3. 面试

  一般情况下,面试是必须的,绝大多数被录取的学生都会经历面试过程,只有少数那种超级优秀的学生可以不用面试直接被录取。面试其实就是导师要进一步确定你是否就是他要找的学生。通常一个教授可能会同时面试好几个学生,择优录取1,2个。不同老师,面试的内容不一定相同。我的导师比较看重通信基础,问得都是基础问题,应该也有老师会问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我Queen’s的面试持续了67分钟,导师问的问题基本上是专业问题中的基础问题,他问了我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另外,问了我些信息论的基本问题,比如信息论是干什么的,什么是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他们有什么作用?还问了香农容量限,问我容量是什么意思,容量能达到吗,等等诸如此类的专业基础问题,他就是通过大量的基础问题来查看我的基础是否牢固。原本我以为他要问我很多OFDM,MIMO的问题的(因为我的研究计划全是关于这个方面的),结果一个都没问,很出乎我意料。

  再说说面试中口语的问题,口语不好的,面试之前一定要准备,而且要精心准备。其实大家考过GT了,英语水平已经不错了,口语不好关键原因是平时说得太少。所以面试头一天,我找了个口语相当不错的MM陪我练习口语,我就是想通过一整天的高强度口语集训来激发自己的口语,高强度实际上就是指从头至尾,不许说一句汉语,只能用英语,而且要不停的说。我集训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上午我明显说不过那位MM,可是下午的时候我也可以像MM那样不停的说,而且MM偶尔出现单词蹦不出来的时候,我却能很快帮她想到她需要的单词。说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那天的集训确实取得了这样的效果,虽然平时我很少说英语,但是我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口语差,毕竟我考过T,6级还是优秀,我相信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我认为自己只是说得太少了,口语的激情没有被激发出来,一旦被激发出来了,我也可以不停的说。结果果然如此。

  4. 陶瓷

  陶瓷的第一步,先做一个漂亮的简历,让对方教授一眼看出你全部的优点。申请加拿大,我都陶瓷了,同时我也申请了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新加坡的学校我没有陶瓷,主要是想拿来垫底的,没有时间套,后来新加坡这两所学校也把我录取了。

  从加拿大的陶瓷来看,中国教授比外国教授好套。陶瓷过程中我也被打击过,起初Alberta的一位教授说,我只招过PKU,SJTU,XJTU的学生,我并不知道Xidian U,很明显的鄙视了俺的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用一封长信打消了这位教授的偏见,长信里面就是极力的突出自己的能力和优点,把一个非常自信的自我展现在字里行间中,于是教授才给了我一个和其他学生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否则,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由于被Alberta这位教授鄙视了一次,所以个人对Alberta的印象不好,尽管后来有一位年轻女教授主动邀请我加入她的课题组,我还是婉言拒绝了,因为Alberta一开始就不是我的首选,被我拒绝的这位女教授人还是不错的,我婉言谢绝她后,她还给我回信了,说她相信我不管在哪里读书,都会有一番作为的。呵呵,这位老师还是挺大度的。

  说到这里,我要说说学府的差异,不能不承认,俺的母校西电在北美的知名度实在太低,那边很少有教授知道中国有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所以我一开始被鄙视也可以理解了。可能北京随便一个一本院校都会比西电好申请,原因就在于西电出国的学生太少,北美学校的教授当然就不知道西电了。 一个教授是很难相信一个重未听说的学校的学生的,因为国外教授的经费其实也很紧张,也是要靠申请的,他们不可能找一个学生给他那么多钱,而这个学生什么都干不出来,所以教授不敢轻易冒险去招一个来自从未听说的学校的学生,除非他相当肯定这个学生的能力。不过随着西电出国学生越来越多,我相信后面的师弟师妹们再申请起来就能相对容易些了。我在西电也算是出国的前辈了(呵呵,自恋一下),出去了就一定要给母校西电长脸,别的不敢说,我至少敢说以后我的师弟师妹们申请Queen’s University会比我容易。

  5. 反陶瓷

  说到陶瓷,我要说说反陶瓷。所谓反陶瓷就是教授主动去联系学生,表示对学生很浓厚的兴趣,并直接邀请学生加入他们的课题组,我前后一共收到3封分别来自Queen&apos&aposs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aterloo, University of Alberta的反陶瓷,最终录取我的就是这3个学校。 但是我选择了Queen&apos&aposs,我比较倾向于综合性院校,否则Waterloo就是首选。这正如我一个好朋友当初选择香港大学而不是香港科大,正是这个道理。

  6. 申请文书

  我觉得申请文书的撰写也相当重要。申请表格正确填写即可,推荐信,如果没有国际大牛推荐,那么随随便便的老师推荐都可。我的推荐人都是本科上课的老师,影响力都不大。

  比较重要的申请文书是简历(CV),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or Statement of Interest),个人陈述(PS)。这三个文书我都是认真写了好久,CV,PS都是改了N次,研究计划我是在看了大量IEEE文献(大概50篇)后写成的,写了31页,这三者是最重要的申请文书。

  7. GT成绩

  之所以把GT成绩放在最后,是因为本人认为GT成绩仅仅是一个门槛,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

  申请Canada,Tol成绩是必须的,GRE不是必须的,但是有G要比没G好。再说说GT成绩的高低:个人觉得GT成绩够用就行了,GT只是一个门槛,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然后教授会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语言只要过关就行。

  就拿我来说,录取我的三所加拿大学校中,除了Waterloo对T要求最低(550),Queen’s和Alberta对T的底线都是580,我刚好考了580,属于压线申请,最后还是被录取了,可见,T成绩达到就可以了。

  当然T成绩考得高肯定是好事情。本人就因为T太低,没有达到UBC和McGill的最低要求(600),才没有申请这两所学校的。

  以上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只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加拿大MSc专业申请经验谈加拿大MSc专业申请经验谈

  加拿大MSc专业申请经验谈:

  先说说本人硬件指标: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通信工程 (本专业全国排名第2)

  T:580 (TWE 5,无GRE)

  Overall GPA:91.4 (专业GPA自己没算过)

  论文:3篇中文(都比较烂,全部不检索,1篇核心,2篇为非核心)

  竞赛:2004 Altera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大赛 中国赛区冠军

  2004陕西省电子设计竞赛1等奖

  05年挑战杯大赛 3等奖

  Offer: MSc @ Queen’s U, U of Waterloo, U of Alberta,

  PhD @ NUS, NTU

  Pending: UT (铁定没戏了)

  Reject: McMaster U (从头到尾也没套到老师,这可能是被拒的直接原因)

  我最终选择了Queen’s University。从我的整个申请过程来看,我觉得个人硬件指标中,本科GPA最重要,论文次之(如果是IEEE journal论文的话,可以摆在跟GPA一个重要地位了),研究经历和竞赛差不多一个档次,GT要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1. GPA

  没什么好说的,当然是越高越好,而且主要是看本科的GPA

  2. 论文

  本人发表了3篇论文,不瞒大家,都是低档次的中文论文(不检索的那种)。我觉得中文低档次论文虽起不了大作用,却可以向对方教授证明你还是有一定学术能力,起码是在搞学术。国外教授的研究主要是做理论研究,所以学术水平都很高,他们很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而论文是最能反映学生学术能力的东西。一个中国本科生很少能发出高质量论文,另外,庆幸的是,中国的硕士发出的论文质量一般也不是很高,所以我觉得在发不出IEEE journal的情况下,我们有几篇烂中文就可以了。当然了,论文档次越高越好,有检索肯定比根本不检索好,英文一般比中文好,IEEE一般最好。

  3. 面试

  一般情况下,面试是必须的,绝大多数被录取的学生都会经历面试过程,只有少数那种超级优秀的学生可以不用面试直接被录取。面试其实就是导师要进一步确定你是否就是他要找的学生。通常一个教授可能会同时面试好几个学生,择优录取1,2个。不同老师,面试的内容不一定相同。我的导师比较看重通信基础,问得都是基础问题,应该也有老师会问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我Queen’s的面试持续了67分钟,导师问的问题基本上是专业问题中的基础问题,他问了我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另外,问了我些信息论的基本问题,比如信息论是干什么的,什么是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他们有什么作用?还问了香农容量限,问我容量是什么意思,容量能达到吗,等等诸如此类的专业基础问题,他就是通过大量的基础问题来查看我的基础是否牢固。原本我以为他要问我很多OFDM,MIMO的问题的(因为我的研究计划全是关于这个方面的),结果一个都没问,很出乎我意料。

  再说说面试中口语的问题,口语不好的,面试之前一定要准备,而且要精心准备。其实大家考过GT了,英语水平已经不错了,口语不好关键原因是平时说得太少。所以面试头一天,我找了个口语相当不错的MM陪我练习口语,我就是想通过一整天的高强度口语集训来激发自己的口语,高强度实际上就是指从头至尾,不许说一句汉语,只能用英语,而且要不停的说。我集训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上午我明显说不过那位MM,可是下午的时候我也可以像MM那样不停的说,而且MM偶尔出现单词蹦不出来的时候,我却能很快帮她想到她需要的单词。说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那天的集训确实取得了这样的效果,虽然平时我很少说英语,但是我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口语差,毕竟我考过T,6级还是优秀,我相信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我认为自己只是说得太少了,口语的激情没有被激发出来,一旦被激发出来了,我也可以不停的说。结果果然如此。

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