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美国建筑设计硕士申请规划(附时间表,选校信息,作品集)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87 移动端
假定你已经想清楚了要不要留学,去哪留学,学什么专业,读什么学位这四个问题,然后做出去美国攻读M.Arch的决定。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从何入手? 申请去美国留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一步一步逐渐完成。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对于在职准备留学的同学来说, 时间规划是整个准备过程中的关键。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可以确保整个申请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了解留学申请的流程,所需提交的材料。这些信息可以在各种留学论坛找到。另外一种方式是查看学校招生网站。你可以登录最想去的一所学校的网站,进入招生页面,详细阅读招生要求。相信很多同学在查看学校招生网站的时候,会感到吃力。但是建议大家越早查看学校信息越好。阅读英文网站,开始的时候会很吃力,但是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像开始时那么吃力了。 一般来说,申请美国的M.Arch, 各个学校要求的材料大体相同。这些材料包括TOEFL成绩,GRE成绩,简历(CV),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获奖证书,中英文成绩单,作品集。整个留学准备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GRE考试
  • TOEFL考试
  • 选择学校
  • 准备简历(CV),个人陈述(PS)
  • 准备推荐信(RL)
  • 制作作品集
  • 翻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获奖证书
  • 准备中英文成绩单
  • ETS送分
  • 寄送申请材料,网络申请

以上各个环节的顺序大体是准备时间的顺序。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稍作调整。比如,有些同学可能想先考托福,再考GRE。有些同学可能想尽早完成作品集,那么,制作作品集环节可以提前。 知道这些环节之后,申请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估算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下面分别讲解一下每个环节。 GRE和TOEFL考试 从成绩的重要性来说,TOTEFL成绩大于GRE成绩。很多学校都有TOEFL成绩最低要求,具体要求请大家进入选校策略页面查看。对于GRE成绩,很多学校都没有硬性要求,只要提供一个GRE成绩即可。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些学校对GRE成绩也有硬性要求。所以,如果你是冲着名校去,那么GRE和TOEFL成绩都很重要。 从考试难度来看,GRE难度高于TOEFL难度。每个人对考试难度的理解不一样,所以,为了更加准确地感受这两个考试的难度,建议大家在准备考试之前买来Official Guide,做一套模拟题,熟悉一下考试形式和难度。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之后,大家再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估算自己所需要的准备时间。 对于GRE考试,准备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一般来说,3到6个月的时间比较常见。准备GRE的过程很痛苦,时间太长,到最后很难坚持,效率也不高,所以建议大家速战速决。 对于TOEFL考试,准备时间差别很大。有些人基础比较好,一周就可以搞定,有些人基础差,可能要用半年。一般来说1到3个月比较常见。准备TOEFL,要做好考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准备。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时间比较宽裕,这两个考试越早完成越好。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要合理估计时间,确保按时完成考试,达到理想成绩。 关于如何准备GRE和TOEFL考试,就不在这里过多介绍。大家可以去留学论坛查看经验。 选择学校 选择学校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很多同学在这个环节花得时间不够多。有些同学干脆参考其他人的选择,随便挑出几所学校作为自己的选择。所以,在选校这个环节上,每个人的时间差异比较大。有些同学可能会花一个月的时间,认真阅读学校网页,搜集信息,有些同学可能用几天时间就确定了学校。一般来说,你在选校环节花的心思越多,最后申请的成功率也越高。 下面是两个选校的参考材料。一个是Design Intelligence 杂志2013 年的专业调查报告。另一个是来自Architect Magazine 的一份报告。 Design Intelligence 2013. Design_Intelligence_2013_各项设计专业排名.pdf Architect Magazine. 美国建筑学院人数与学费对比.pdf 以下是本人申请时收集的学校信息,仅作参考。可以将学校信息录入excel 表格,然后利用排序功能,帮助筛选学校。 选校信息_2013.pdf

以下是部分信息截图。

150810220841_SOuOY.jpg 准备简历(CV),个人陈述(PS) 准备CV和PS的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深入反思,总结自己,分析自己的strengths,weaknesses,qualities and abilities,梳理自己的经历,列出重要的点。这个阶段完成后,CV也就差不多完成了。第二个阶段是选择要在PS中表达的点,确定PS的文章结构。需要注意的是,PS的内容要和CV的内容互补。PS不是CV的复述,而是补充,延伸。第三个阶段是针对每一个学校,量身定制自己的PS。这需要你花更多时间去了解这个学校,不断修改自己的PS。整个准备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申请阶段。 准备推荐信(RL) 推荐信最好不要自己写。但在国内,推荐人往往要求你自己写,然后他们核对,提交。如果需要自己写的话,推荐信的内容也要和PS,CV内容互补。把CV,PS,RL看成是一个说服招生老师的Package。把所有想要展示的点分布到各个单项之中。推荐信的准备过程会和CV,PS准备过程重合。推荐信的网上提交过程也会一直延续到申请阶段。 制作作品集 作品集是申请M.Arch 的重中之重。制作作品集的时间长短差别也很大。有的人可能一个月就完成了,有的人可能要持续做几个月。但是,不管时间长短,一定要尽量早开始,早完成。实际上,作品集的修改工作往往会持续到申请阶段。 以下是我2013年申请M.Arch 的作品集链接。如有兴趣,请到Issuu查看。 2013 M.Arch Application Portfolio 关于作品集的问题,大家可以查看我的另外一篇帖子。以下是帖子链接。 关于作品集的一些建议。 准备中英文成绩单,翻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获奖证书 这个环节可能是整个准备过程中最容易的部分了。对于已经毕业的同学来说,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回学校故地重游。这个环节一般一周就可以完成。 关于成绩单和GPA的问题,大家可以查看我的另外一篇帖子。以下是帖子链接。 GPA与成绩单问题 ETS送分 现在ETS的送分时间比以前缩短,官方网站上说美国境内需要 7-10 日的邮寄时间,美国境外的其他地区需要 4-6 周。在申请时,一定要提前计划好送分时间。如果分数没有在deadline之前送达学校,可以给学校小米发邮件,解释一下,一般来说不会影响申请结果。 寄送申请材料,网络申请 美国大学招生的deadline一般集中在三个日期,一个是12月15, 一个是12月31, 一个是1月15。根据申请学校的deadline,邮寄材料最好提前一周寄到,这样万一出现什么差错,还可以弥补。如果时间很紧张,踩着deadline提交也没问题。 我本人是在2013年4月份开始准备留学,2014年1月15日申请完最后一所学校,一共用了九个月的时间。整个申请过程没有通过中介公司,完全DIY完成。当时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平时基本上是半天工作,半天学习。临近考试的一周,暂停工作,专心准备考试。赶上公司项目忙的时候,会全天上班,学习的时间就会少一些。这样的灵活工作机制是和老板沟通之后达成的协议。如果当时不能灵活工作,我想很难顺利完成申请。以下是我整个准备过程的时间表,仅做参考。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计划时间。祝大家留学准备过程顺利, 拿到满意的结果。 150810220834_aYwwL.jpg 看到有人回复此帖,附件的下载量也在不断增加,感到很高兴。回顾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准备申请的那段时间,很是艰辛。除了艰辛之外,还有对于申请过程的迷茫。发此帖的目的就是帮助刚开始准备的同学理清思路,给在职申请的人提供一些经验。这里,我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申请背景。 本人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学校在东北,非211,985。大三时决定考建筑设计的研究生,后来没有考上,就高高兴兴的参加工作了。2010 年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小的外企事务所做建筑设计。在小的事务所里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工作范围也比较广,但主要做的是方案设计。2012年决定留学,2013年四月正式开始准备。当时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平时基本上是半天工作,半天学习。这里要感谢当时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准备GRE的时间大概是3个月,成绩是315。准备托福的时间大概是三周,成绩是97(本人英语基础不错,四级600+,毕业后在外企工作,英语一直在用)。九月份的时候开始准备PS,CV,推荐信,成绩单(GPA 3.8),期间一直修改,直到申请结束。准备作品集的时间比较晚,因为工作时积累了一些项目,对作品集的内容心里有数,加之期间工作比较忙,所以直到十一月份才开始制作作品集(建议大家提前准备)。作品集的主要内容大概用了一个月时间,然后一直调整,直到申请结束。十月份的时候开始浏览学校的信息,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期间做了一个选校的Excel表格,用来筛选对比学校,确定了十个要申请的学校。 回顾整个过程,遗憾的地方是准备GRE和托福的时间不足,托福成绩没有上100分,错失了申请那几所名校的机会。制作作品集的时间要尽量提前,要不然拖到最后,会很焦虑。 最终申请了10个学校,得到了5个录取。结果还比较满意。以下是申请结果,绿色是被录取的学校。 150810220858_XrBvB.jpg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更多的同学。祝大家申请顺利。 原帖作者:beixiangke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