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在英国餐厅打工感受英国人的AA制.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94 移动端

  AA制在西方的盛行程度我早有耳闻,而我在英国餐厅里打工时的见闻,更让我彻彻底底的感受了一回AA制的深入人心。

  那时我刚读完硕士,在一家法式餐厅里当侍应。有一晚来了位打扮入时的中年英国大妈,妆化得浓艳却绝不过分,依然能看出年轻时的姣美。说话笑吟吟地感觉人很亲切,落座就说在等人。过了好一会儿,来了一位身形高大的年轻男子。两人又亲又抱一阵寒暄,原来是一对母子。他们的座位靠近吧台,而我经常需要回吧台拿东西,能感觉他们在一起的两个多小时甚是愉悦融洽。觥筹交错间不时的欢声笑语,堪称一次美好的相见。知道我是中国人,曾去过北京和青岛等地的中年大妈也热情地和我呱啦了几句。我也趁势得知母子二人住在不同的地方,每隔几个月就想法到伦敦来见个面。感觉感情还蛮好的。

  到了付账的时候了。账单将近70镑。我面前放着两张银行卡,说是AA。我当时楞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妈和儿子吃饭也AA ? 我正将其中一张卡放进读卡机时,高大的儿子让我等一下,指着账单上的明细说“妈妈你看你要了两杯红酒我只要了一杯鸡尾酒你应该多付一些”。当妈的脸上掠过一丝窘迫,连声说对不起是应该多付。不过这当妈的也不是吃素的,她也指着明细说“儿啊你看你吃的这个甜点比妈妈吃的贵呢”,儿子赶紧说哦对不起。嚯嚯,那就扯平了呗。哎人家母子俩不。拿着手机当计算器,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对着账单上的明细讨论谁到底该付得更多一些。那神态哪像一对血亲母子,倒更像是两个要急于成交而讨价还价的商贩。

  最后的结果是,妈妈多付两镑多钱,皆大欢喜。经过这支插曲,两人会不会很别扭?不。人家走的时候还是又抱又啃千恩万谢感谢对方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一起吃饭,相约下次啥时再见,然后才欢喜地分道扬镳。

  要咱们中国人看来,什么啊这是。跟自己老娘吃个饭还得AA,而且还A成那样,简直是猪狗不如。西方人看来很正常。象英国这种社会福利保障完善的国家,孩子出生政府就补助到成年,上学看病又都基本免费,所以英国的父母比较逍遥,至少没有太多经济上的负担。孩子成年后一般都搬出去住,想办法独立生活,所以国外的孩子相对独立性强些。另外,西方的法律中没有父母老了子女必须赡养这一条。英国老人一般要么独住,要么到养老院去,很少象我们中国人几代同堂的。英国的父母和成年子女一般各走各路,有来往但基本互不干涉。这么一说,母子吃饭AA付账也就不算奇闻了。

  总的说,西方父母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不象中国,整个一生从物质到精神都紧密相连。看看多少中国的孩子长大了找工作、买房子等等事情都还得倚赖父母;而中国父母老了也对子女在精神和物质上有心理依靠。双方的关系除了亲情,还常常介乎于不忍心和不情愿之间。一方面看,代际关系紧密增进了亲情纽带;另一方面,其实也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各自的生活。有些子女还毫无廉耻地当上了“啃老一族”。尊老携幼当是要遵循的中华传统道德,但年代不同的人生活兴趣、爱好、侧重点及生活观念都不同,保持相对独立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享受和经营自己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传统观念外,社会福利分配和保障制度的完善等也是不可忽略的。这个话题要展开就太大了。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尽管国内年轻人的观念中也开始灌输AA付账的思想,但和自己妈妈出去吃饭还AA 还是太雷人了。估计那些不要脸的“啃老一族”也赞同不要AA ,这样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享受妈妈为他们买单。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