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带你领略:德国大学六种“高大上”授课模式.

2017/07/31 23:19:24 编辑: 德国 浏览次数:196 移动端

  到德国留学的大家,你们了解德国课堂的气氛么?在德国大学的上课方式基本上是:Vorlesung、Uebung、Seminar 、Projektseminar、Exkursion、"Lerngruppe"几种,一起来看看这些课程的辛苦指数、兴奋指数及社交指数吧!

  Vorlesung 辛苦指数 :80% 兴奋指数 :50% 社交指数 :50%

  所谓的Vorlesung就是:教授站在台前,拼命地讲,讲到大家都来不及写,Folie一张张拼命地换,比他眨眼的次数还频繁……其实没那么夸张,不过课堂的笔记倒是要好好整理,这对学期末的考试是很重要的。

  刚开始难免会听不懂,不过没关系,别不好意思向同学借笔记。大部分的德国同学能理解外国学生的困难之处。

  上过多数的Vorlesung都是几十人上百人的,教授还没来,整间Saal像音乐会开始前那样喧闹,大家人挤人地穿梭着,就是要寻找一个好位子。而找位子同时,眼光也不断寻觅许久不见的朋友,因此经常能看到大家相互打招呼的场面。这种热络的场面要等到教授来了,Folie都准备好了,冒出一二句开场白后,大家才会真正安静下来听课。

  Uebung 辛苦指数 :50% 兴奋指数 :0% 社交指数 :50%

  Uebung是在Vorlesung外给学生做练习的机会,也会补充一些在Vorlesung讲过的相关资料。通常是助教在代理上课,因此有时也有另外的进度。基本上,若对Vorlesung上课的内容有任何问题时,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Seminar 辛苦指数 :80% 兴奋指数 :100% 社交指数 :50%

  说到Seminar,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一堆报告(Seminararbeit/Hausarbeit/Rerat)。要注意,在系上修任何的Seminar,于前一个学期的期末时,就得去登记,通常在登记过后不久,老师便会找一天分配题目给同学们(通常是用"抢"或投硬币表决)。通常这份前一个学期末分发好的题目,都是得趁寒暑假来完成。而报告的范围则依每位教授的要求而不同,约十五至二十页,在开学前一个礼拜就得交出。

  但报告交出后,并不意味着没事做了。当学期一开始,教授也会排定每个学生上台报告的时间表,所以准备上台的报告工作,也挺多的。通常在台上报告时,最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享受一下在台上的风采。其间同学们会不断提出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时你就得一一回答。有些教授甚至会让报告的同学来主持这堂课,发挥的空间更大。而在报告后,有时得修改或增加上课讨论过的东西,这些要求也因教授而异。大部份的Seminar在学期末会举行笔试,内容即为上课所讨论过的问题,也包括所有参与者的报告。所以每次上课时,搞懂大家谈论的问题,考试就不成问题了。

  同学们要注意,只要报告通过,在台上也能流利演讲,对提出的问题也能顺利作答,加上笔试也PA的话,那恭喜,你就可以拿到这张Schein了!

  Projektseminar 辛苦指数 :80% 兴奋指数 :80% 社交指数 :100%

  这是以一项专案Projekt为主,学生能够完全自编自导自演的学习方式。

  大致上三五个人参与一项专案,教授只说明专案的主题以及研究的方向,其它就全靠同学间的合作了。通常这些Projekt都是系上接的实际案例,因此问卷调查、访问行程或实地采访勘察,是少不了的过程。虽然原则上在一个学期内必需完成,但实际上从开始到做总结,却需要将近二个学期的时间。当然同学间合作的态度也非常重要,这也是整个专案成功的主要关键。在每项专案完成时,必须合作交出一份报告,而等报告交出后,教授和相关单位也审查过,才算结束这整个Projekt,也才能领取到那张Schein。

  因每个专案参与的人数不多,加上发挥空间很大,整个筹备计划组织分配等工作,都交由学生处理,借此大家可以训练这方面的能力。虽然过程会有点辛苦,不过总体上会比较实用。

  Exkursion !!! 辛苦指数 :100% 兴奋指数 :200% 社交指数 :200%

  提到Exkursion这个字,不少知道底细的同学就会比较兴奋。因为Exkursion是教授带着学生出远门,参观东访问西、逛南逛北的活动。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实际上的确也非常吸引人。若好好准备的话,真的可以认识到许多新鲜的东西。不过它的小缺点是,整个行程总是非常紧凑,一个地方接另一个,从早到晚,有时甚至连中餐时间也得省去,直到大家瘫在游览车里动弹不得。

  学生除了事先要交相关的研究报告外,在参观时就需参与讨论和拼命做笔记。Exkursion还分大小,小的会用一天,大的会到几个月;另外也有国内外的选择,都依主题和主办者不同而不同。

  不少大大小小的Exkursionen每个都很特别,尤其是所谓大的Exkursion,因时间长,同学们"不得已"相处的时间也多,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的确是促进同学间彼此交流的大好机会。

  不过重头戏是在Exkursion过后的Party,大家会找一晚聚聚,一块观看途中拍摄的幻灯片,顺便做整个行程的讨论和建议。许多其它没参与的同学,这时也会跑来凑一下。如果你去问这些同学,他们可能告诉你,烤肉跳舞和精彩的人物幻灯片才是吸引一堆“闲人”旁观的主要原动力……

  "Lerngruppe" 辛苦指数 :80% 兴奋指数 :50% 社交指数 :100%

  Lerngruppe是为了准备考试,几个同学在讨论中读书学习的学习方式。此类活动人数不一,效果也因人而异。

  这和东方学生都单打独斗的念书习惯很不相同。如果你参加过几次Lerngruppe,就会发现这种形式是满有趣的,不但可以多认识他们德国人,了解到他们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能尽情交换彼此的意见。

  不过有些没什么效率的Lerngruppe,就会扯个无聊又不相关的话题,而浪费一下午。反之,用功一点点的Lerngruppe则真的对考试准备或学业以外各方面都很有帮助。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