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港中文、浸会大学新闻/传播/广告申请面试经历.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47 移动端

  香港的留学申请一路慢慢走来,文科专业,还是有些东西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希望所有申请香港大学文科专业的同学得以借鉴。

  我的背景很一般:北师大,编辑出版学,平均分83,雅思6.5,却很幸运地拿到了中大的新闻、广告;浸会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四个offer,我想,还是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我跟大家一样走过了相同的申请流程,可能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面试:除了中大的新闻免试录取外,我经历了来自浸会传播Prof. Judith的telephone interview,浸会国际新闻Prof. Tim在广州的face to face interview 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广告Prof.Annisa在香港的face to face interview。面试的情况我会在稍后的段落跟大家分享,在此之前,我想先谈谈关于“陶瓷”的话题。

  我一直不同意MA不需要“陶瓷”的说法,只是“陶瓷”更多地体现在statement of purpose及interview当中,更直白地说,在没有现成科研成果或者paper的情况下,要在“海选”中突围成功,就要巧妙地包装自己来吸引对方的眼球。

  中大新闻的offer来得最突然,不要说面试,甚至事前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正如前面提到,我的硬性条件并不出众,那么唯一可以成为亮点的地方就只能是我的statement of purpose。我记得在撰写statement of purpose之前,男友提醒我要去查阅相关老师的研究背景,然后寻找“交集”。我按照他的指引去操作,很惊喜地发现某位教授专注于“媒介公信力”的研究,而我恰好因为一位老师的引荐,在05年暑假参与了中国大陆大众媒介公信力调查,并承担了一部分广州大众媒介公信力调查报告的撰写任务。于是,这段经历就成了我整篇文章的焦点所在,再后来,一切顺理成章。

  寻找“交集”的思维不仅仅体现在与任课老师的“互动”,更重要的是恰如其分地展现个人素质与所申课程的吻合。比如,我会明确地说,之所以申请浸会的传播,国际新闻,中大的广告,是因为我的本科有传媒学科的背景,尽管并不是完全的吻合,但我掌握媒介产业一些共通的、本质的东西,培养起对媒介良好的敏感度,也希望在这一领域有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清晰的方向与合理的预期。这就是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敲门砖。

  接着,我开始寻找自己的突破口,也就是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我选择的是我最近的一段实习经历:我就职于麦肯光明,我服务过摩托罗拉、强生、雀巢这些跨国企业,用全球化思维进行本土化的落实,用广告媒介的力量帮这些知名品牌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我也服务过双喜、海尔这些民族企业,为他们从中国走向世界摇旗呐喊;我与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肤色的同事一起工作,我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我负责以百万为单位的媒体购买,让我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其他新兴的媒体也保持关注;为了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我需要对受众行为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而这些发现和心得,会让我在以后的媒体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当然,以上列举的收获只是我用发散思维找到的“原材料”,还是需要有针对性地放大并突出重点的。

  谈到面试了。必须坦白的是,后两次face to face interview的机会都是我自己争取来的。首先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旦进入face to face interview,优势就会很明显,从不怯场并能清晰表达;第二,我实在害怕线路故障影响通话质量;第三,我希望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在睡眼朦胧中接受面试。

  首先是浸会国际新闻的面试。这里有一个小插曲:3月11日下午接到邮件说将在近期进行电话面试,而男友告诉我3月12、13号浸会会参与广州的国际教育展,我想了想,就给他们打电话说我人在广州,能不能安排face to face interview。他们也很乐意,说已经通知了地址写着“广州”的同学进行面试,只是不知道我正好也在广州才没有通知我,然后就让我12号的下午去留学展现场跟他们联系。但我却只有12号上午的时间是空闲的,下午要到别的城市出差。庆幸的是后来他们还是特意给我安排了12号上午的面试时间。12号上午我到了教育展现场,展览还没开始,各所学校都在布置场地,现场异常混乱,更要命的是,需要佩戴工作证才能进入展区。我一下子懵了。没有人在展区的门口接我,我也没有工作证!看看手表,幸亏还提前10分钟到了,我赶紧回过神来准备谈判。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在指挥别人挂横幅的人,心想跟他谈判大概会比跟保安谈判好,就豁出去了。谢天谢地,我还是顺利进去了。找到浸会的展区,见到了Prof.Tim 还有Bess Wang,他们竟然相视一笑,然后跟我说:“Nice to meet you, lovely lady. How can you come here?” 我灵机一动,回答他们说:“After lots of practice with the marketing managers from Motorola and Johnson & Johnson, I became skillful in negotia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will be usul for me to be an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Prof.Tim 竖起大拇指:“Excellent!” 愉快的交谈拉开序幕。整个面试在30分钟左右,内容涉及很广,从家乡风俗到业余爱好都涵盖了,我有意识地联系到一些关键性的字眼,比如国际新闻,比如跨文化交流:在谈到家乡的时候,我告诉他们,家乡是著名的侨乡,跨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目前一些中西交融的建筑艺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我是要他感觉到“人杰地灵”;谈到自己担任当地旅游文化节的亲善大使,在与外宾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他们因长期的媒体接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有刻板成见,实际上我想表明“我知道国际新闻的威力”;也谈到自己学习了17年的中国民族舞,但我不排斥外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在尝试用带有异国风情的音乐重新演绎中国民族舞,实际上我想说的是“我是跨文化交流的绝佳人选。”。。。。。。我很高兴全英面试,因为这是弥补我雅思成绩并不出众的绝好机会,而口语,一直是我最自信的板块。

  有了第一次面试的经验,我在中大广告的面试底气更足。在face to face interview之前,我已经经历过telephone interview,只是在结束谈话的时候我告诉对方,如需进一步的了解,我可以过来面谈,我们麦肯亚太区总部在香港,我也经常过去出差。几天后,对方真的打电话约我到香港面试。与浸会不同,中大安排的是group interview,我们的小组一共5个人,都是应届生,有两个是中大本身的学生,分别来自英语系及市场营销,另外还有来自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多媒体专业的男孩以及来自澳洲墨尔本大学的女孩,好像念的是fashion design.老师让我们谈谈对广告的理解,以及一些行业的市场走向预测。因为我每天的工作,都包括收集特定的行业资讯然后翻译成英文提交给客户,所以我可以说出案例,我可以说出大陆市场的广告投放的概况,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国大陆广告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也可以明确地说,因为中国大陆的市场发展还不成熟,香港的经验会具有“前瞻性”的意义,这就是我选择来香港很重要的原因。教授最后一个问题是:“W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yourself by using one sentence?” 我的回答是:“I have not only an attractive appearance but also a brave heart.” 教授笑了,其余的四位同学彻底无语了。

  晚上8点50,面试结束,主考官把我送出校门,并问我接下来会去哪里。我告诉他,我必须赶回广州,第二天一大早还需要跟客户开会。他跟我握手道别:“你果然很优秀,麦肯已经帮我们进行了人才的第一次筛选,希望在9月能在校园里见到你”。我狂喜,但仍然装出一副很淑女的形象:“我也希望有机会在9月的welcome party上给大家跳一段中国民族舞。”

  后记:

  2006年春节,在西安旅游的途中遭遇了一场车祸,与死神擦肩而过。休养了4个月以后,善良的老师们为我安排了一场特殊的期末考,我幸运地逃过了留级的命运。暑假里,决定考研的同学留校备考,决定就业的同学也早已奔赴各大报社电视台,我开始问自己,今后的路怎么走?父母一直沉默,我知道他们都在担心我的康复状况,担心我坚持要去英国。

  终于,我向父母表明了希望继续念书的意愿。母亲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选个近一点的地方?”我看到了她强忍在眼里的泪水,“伦敦”这两个字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经过一个暑假的讨论,香港成了最终的选择。

  9月开学,我开始备考雅思。我满自信的,觉得自己最低也能考到7分,所以也没去参加什么辅导班,就常常去跟外教聊天练口语而已,所以后来6.5的成绩还真的让我难过了很久,只是那个时候已经是12月底了,来不及重考,只好重新制定申请的策略,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圣诞节过后,我开始在麦肯光明实习。当初选择这里,只是想找一个用英语工作来工作的地方,虽然巨大的工作强度曾让我喘不过气,但这段实习经历却成为我申请成功的重要筹码。

  这一路走来,要谢谢很多人,父母,老师,朋友以及担任军师,不离不弃的男友

  “相信梦想,一直坚持”,是论坛上一位朋友的签名,而我更想说,相信奇迹:

  车祸发生的时候,我流血过多昏迷了,是不知名的路人把我送到医院抢救,终于,我还活着;

  我以为自己要坐一辈子的轮椅,终于,我还能站起来,还能跳舞;

  医生告诉我的父母,颅内的淤血压迫视网膜神经,我可能从此失明。我不服,坚持要动手术,终于,我还能在男友的搀扶下,到了童话般的九寨,看到了梦中的风景。

  。。。。。。

  祝福大家,也祝福自己。2007年秋天,我们相约美丽的东方之珠。

  相关推荐:

  香港中文大学排名怎么样?

  香港中文大学地址及出行交通

  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招生计划详解

  香港中文大学奖学金设置情况详细介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