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介绍.

刚刚更新 编辑: 新加坡 浏览次数:584 移动端

  到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恐怕是很多人在到达新加坡之后第一个想去的地方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全面,服务也很方便,是学习,研究,查找资料的好去处。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历史

  新加坡最早的图书馆由新加坡奠基者莱佛士·斯坦福创建于1823年,当时是一所学校图书馆,旨在收集和储藏散落的国家马来文文献。公众可以从该学校图书馆借书,但要付出少量费用。1844年建立了一所叫新加坡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但莱佛士图书馆仍然存在,直到1862年迁往市政厅(现在的维多利亚剧院)。1874年该馆被政府接管,更名为莱佛士图书馆。1876年该馆又搬回莱佛士学校,1886年《图书注册法令》使该馆成为接受缴送本的图书馆,1887年转移到现在位于斯坦福路的国家博物馆。1938年该馆附加了档案保存功能。1953年慈善家李光钱捐助了375,000元为建馆基金,并为图书馆大楼奠基。1957年颁布了《莱佛士国家图书馆法令》,于是这所收费图书馆正式成为免费的国家图书馆兼公共图书馆。1960年11月12日国家图书馆大楼正式启用,根据1967年的《国家档案和记录中心法令》,档案部分分离出去,但是在1970年之前,档案馆和图书馆同处一个屋檐下,而直到1978年两馆仍由同一人领导。1968年《国家图书馆法案》修正案详细规定了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强调了其在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协调中的领导地位。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组织机构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国家信息与艺术部。  

  新加坡"图书馆2000年评估委员会"由信息与艺术部部长责成成立于1992年6月,旨在就该国图书馆的未来制订规划,遂后有"图书馆2000"之面世。该局负责督导新加坡国家图书馆、16个公共图书馆以及40个社区的儿童图书馆;同时负责督导政府部门和11个学院图书馆的馆员。因其具有实质性的人事、经费权,所以能负责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政府部门/专科学校图书馆等三大系统的运作。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既是国家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

  作为国家图书馆,其职责包括收藏公众所需要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并成为新加坡出版物和新加坡问题研究领域各国出版物的全国总书库,提供参考服务,馆际互借、交换和复制服务。其有特色的东南亚研究性收藏向当地及海外学者及研究者开放。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的书目中心,进行国家书目、期刊索引以及各种联合目录的编纂。出版《新加坡国家书目》和《新加坡期刊索引》。同时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也是新加坡综合图书馆自动化服务网络的中心机构,这也是一个全国性书目网络,为成员馆提供联合目录;国家图书馆也是ISBN和ISSN的国际项目中心。  

  作为公共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有十几个分支图书馆分散在各地,承担其公共图书馆的职能。第一个分馆于1970年建于女皇镇,而最新的服务网点已经发展到大型购物中心。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人员团队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现有800名员工,其中191名专业人员、243名平行专业人员和188名辅助专业人员。 

 

  新加坡图书馆局下设有学院,致力于人员和组织在信息文献、以及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的培训。1998年以来该机构已组织80多次课程和研讨班对3000余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的人员进行培训,该学院与本地和海外机构的导师、主题专家关系密切,以保证学员通过课程确实有收获。学院的新挑战是建立虚拟课堂,实现远程教育。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中央区域图书馆侧重收藏商业和金融方面的书籍;淡滨尼区域图书馆将以资讯科技书籍为主;裕廊东区域图书馆则侧重在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方面的书籍;兀兰区域图书馆以食品和其他轻工业的特别图书为收藏重点。到21世纪,区域图书馆的基本藏书占60%,其余40%视其本区域读者的需要而定。 

 

  2005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收藏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和英文文献共计8,857,677件,其中连续出版物898,810卷,专著7,621,717卷,特藏(艺术作品、舆图资料、视音频资料、计算机文档、缩微胶卷/平片等)337,150件。在这些馆藏资料中,各语种比例为:马来文7.15%,中文22.83%,泰米尔文3.48%,英文62.73%。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馆舍历史

  新加坡国家馆馆舍于1953年奠基,1960年正式起用。它位于城市文化区域的斯坦福路。1997年4月-12月曾进行了8个月的装修翻新,于1998年1月19日重新开馆。由于许多新加坡人对国家图书馆的情感,所以图书馆保留原来的外观,内部进行了大规模改变。翻新后总面积4100平方米,比原来面积多一倍。增设了咖啡座,借书部按主题排列书籍,比如旅游指南、烹饪、电脑以及保健等书籍更醒目、更吸引人。图书馆里设有100余台电脑和6000种多媒体项目,提高范围广泛且多样化的服务。  

  新的国家图书馆大厦在维多利亚街,建筑占地1万平方米,为10层建筑物,室内空间79,030平方米,于2004年建成。包括专业图书馆,如商业图书馆和艺术图书馆等。

  

  另外,国家图书馆有5所区域图书馆、18所社区图书馆,计划在20年内建立100所邻里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主馆分为:国家参考图书馆(National Rerence Library)和中央社区图书馆(Central Community Library)两大部分。"服务处处,资讯处处"是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已经逐步实施从传统印刷媒体的图书馆转变为兼及网络、激光影碟、录像带等多媒体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

  

  中央社区图书馆是外借部,位于一层,收藏有小说、散文、诗歌、保健、文化、艺术等类的书籍及杂志,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借还业务。书籍采用开架借阅,只读光盘可在馆内利用计算机阅读。  

  国家参考图书馆包括:一层的学生资料中心,供初中到大学的学生使用,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分类法,教他们查找书籍,15台多媒体终端机组成"知识岛",供学生学习科技知识,使他们跟上资讯科技时代;二层的多媒体中心;三层的中央参考中心分华文参考部、新加坡资料中心、时事资料中心、马来文和泰米尔文部等。  

  新加坡国家馆有充足的区域馆和社区馆,所以它的服务辐射到全国各地,尤其当把社区馆设立在购物中心并配备有网络终端后,用户更多。以至能达到每天接待5,000人,周末甚至达到8,000人。目前国家馆注册读者120万。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世界级的图书馆系统。 

 

  新加坡要建立一个适应全民社会需求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建立无边界图书馆网络、高度协调的国家藏书计划、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服务、与商界和社区建立共存共荣的联系,培养具有检索、分析、传播信息技能的新型图书馆员。在技术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和只读光盘等新技术,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  

  所谓"无边界图书馆网络",即是把全新加坡的公共图书馆和约500多个学术与专业数据库连接起来,使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检索点、交换节点和传递纽带,该网络将作为全国的智力中心,源源不断地向公众传输信息。目前虽然亚洲遭受经济衰退,但新加坡通过整顿协调电讯、有线电视等方法,促进"新加坡综合网"的实现。现如今超过六成的新加坡家庭成为该网的订户。为此,新加坡图书馆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国家图书馆都有合作关系,可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中寻找中国和英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这是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着重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这些项目无疑会为广大的民众带来方便,而且也会在给民众以一个专业全面的形象,帮助它实现建设世界级的图书馆系统的最终目标。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介绍新加坡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介绍

  到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恐怕是很多人在到达新加坡之后第一个想去的地方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全面,服务也很方便,是学习,研究,查找资料的好去处。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历史

  新加坡最早的图书馆由新加坡奠基者莱佛士·斯坦福创建于1823年,当时是一所学校图书馆,旨在收集和储藏散落的国家马来文文献。公众可以从该学校图书馆借书,但要付出少量费用。1844年建立了一所叫新加坡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但莱佛士图书馆仍然存在,直到1862年迁往市政厅(现在的维多利亚剧院)。1874年该馆被政府接管,更名为莱佛士图书馆。1876年该馆又搬回莱佛士学校,1886年《图书注册法令》使该馆成为接受缴送本的图书馆,1887年转移到现在位于斯坦福路的国家博物馆。1938年该馆附加了档案保存功能。1953年慈善家李光钱捐助了375,000元为建馆基金,并为图书馆大楼奠基。1957年颁布了《莱佛士国家图书馆法令》,于是这所收费图书馆正式成为免费的国家图书馆兼公共图书馆。1960年11月12日国家图书馆大楼正式启用,根据1967年的《国家档案和记录中心法令》,档案部分分离出去,但是在1970年之前,档案馆和图书馆同处一个屋檐下,而直到1978年两馆仍由同一人领导。1968年《国家图书馆法案》修正案详细规定了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强调了其在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协调中的领导地位。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组织机构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国家信息与艺术部。  

  新加坡"图书馆2000年评估委员会"由信息与艺术部部长责成成立于1992年6月,旨在就该国图书馆的未来制订规划,遂后有"图书馆2000"之面世。该局负责督导新加坡国家图书馆、16个公共图书馆以及40个社区的儿童图书馆;同时负责督导政府部门和11个学院图书馆的馆员。因其具有实质性的人事、经费权,所以能负责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政府部门/专科学校图书馆等三大系统的运作。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既是国家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

  作为国家图书馆,其职责包括收藏公众所需要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并成为新加坡出版物和新加坡问题研究领域各国出版物的全国总书库,提供参考服务,馆际互借、交换和复制服务。其有特色的东南亚研究性收藏向当地及海外学者及研究者开放。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的书目中心,进行国家书目、期刊索引以及各种联合目录的编纂。出版《新加坡国家书目》和《新加坡期刊索引》。同时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也是新加坡综合图书馆自动化服务网络的中心机构,这也是一个全国性书目网络,为成员馆提供联合目录;国家图书馆也是ISBN和ISSN的国际项目中心。  

  作为公共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有十几个分支图书馆分散在各地,承担其公共图书馆的职能。第一个分馆于1970年建于女皇镇,而最新的服务网点已经发展到大型购物中心。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人员团队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现有800名员工,其中191名专业人员、243名平行专业人员和188名辅助专业人员。 

 

  新加坡图书馆局下设有学院,致力于人员和组织在信息文献、以及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的培训。1998年以来该机构已组织80多次课程和研讨班对3000余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的人员进行培训,该学院与本地和海外机构的导师、主题专家关系密切,以保证学员通过课程确实有收获。学院的新挑战是建立虚拟课堂,实现远程教育。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中央区域图书馆侧重收藏商业和金融方面的书籍;淡滨尼区域图书馆将以资讯科技书籍为主;裕廊东区域图书馆则侧重在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方面的书籍;兀兰区域图书馆以食品和其他轻工业的特别图书为收藏重点。到21世纪,区域图书馆的基本藏书占60%,其余40%视其本区域读者的需要而定。 

 

  2005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收藏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和英文文献共计8,857,677件,其中连续出版物898,810卷,专著7,621,717卷,特藏(艺术作品、舆图资料、视音频资料、计算机文档、缩微胶卷/平片等)337,150件。在这些馆藏资料中,各语种比例为:马来文7.15%,中文22.83%,泰米尔文3.48%,英文62.73%。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馆舍历史

  新加坡国家馆馆舍于1953年奠基,1960年正式起用。它位于城市文化区域的斯坦福路。1997年4月-12月曾进行了8个月的装修翻新,于1998年1月19日重新开馆。由于许多新加坡人对国家图书馆的情感,所以图书馆保留原来的外观,内部进行了大规模改变。翻新后总面积4100平方米,比原来面积多一倍。增设了咖啡座,借书部按主题排列书籍,比如旅游指南、烹饪、电脑以及保健等书籍更醒目、更吸引人。图书馆里设有100余台电脑和6000种多媒体项目,提高范围广泛且多样化的服务。  

  新的国家图书馆大厦在维多利亚街,建筑占地1万平方米,为10层建筑物,室内空间79,030平方米,于2004年建成。包括专业图书馆,如商业图书馆和艺术图书馆等。

  

  另外,国家图书馆有5所区域图书馆、18所社区图书馆,计划在20年内建立100所邻里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主馆分为:国家参考图书馆(National Rerence Library)和中央社区图书馆(Central Community Library)两大部分。"服务处处,资讯处处"是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已经逐步实施从传统印刷媒体的图书馆转变为兼及网络、激光影碟、录像带等多媒体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