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什么样的人和事不适合当SAT写作例子.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208 移动端

  SAT写作例子可以被理解为是阐释作者观点的一种有效手段,除了要支持作者的观点外,好的写作例子要有感染力、说服力,且有理可循、有史为鉴。那么什么样的人和事不能在SAT 作文中被用作例子呢?下面澳际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

  SAT 作文例子的来源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包括了 “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当今事件”、“个人经历”和“科学”等方面。College Board 没有给出绝对的标准来说明什么样的写作例子才是“好的例子”,但历年满分作文的基本反映了一个重要原则:只要文中的例子能够清晰且充分地论证作者的观点,这个例子就是一个能够夺得高分例子。但而对于写作素材的选用,还有以下几个值得一提的地方:  

  1. 亲身经历。

  SAT写作中是否选用个人经历作为作文素材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而争议的焦点则集中考生的个人经历是否是一个比较“上档次”的例子。许多考生都曾被建议“在SAT作文中不要使用个人经历作为写作事例”。但当翻看满分作文时,我们却可以发现其中不乏文章部分乃至全篇都使用个人经历作为例子的作文(如OG 120官方范文),故可从中得出一个结论:个人经历可以

  在SAT作文中使用。但反对的意见不全无道理。个人经历作为一类特殊的写作素材,说服力比较薄弱,且考生平时练习较少,考场上不易发挥。其次是个人经历中掺杂着较多的主观色彩,不利于考生从客观的角度解析某一个论题。总体来说,个人经历并不是SAT作文的禁忌,但也不是SAT写作的准备重点。考生在写作时如想到相当有意义的个人经历,是可以选用的,但建议将个人经历作为第二或第三例子放置于最强的第一例子之后。

  2. 中国情节。

  有部分的考生对中国的名人和历史情有独钟,在SAT写作中常常使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人和事迹。熟不知外国考官对这些人这些事并不熟悉,再加之中文的故事要用英语清晰明了地表述出来难度颇大,造成了“中国的”事例的效果普遍不好。建议考生不要使用“中国的”事例,除非是国际知名的人士或事件(如姚明、2008北京奥运会)。

  3. 细节正误。

  细节是决定一个SAT作文例子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细节包含但不仅限于一个事件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规模,一个人的背景、经历、言谈,一个概念的定义、延伸等等。一个富含细节的例子可以表现出考生对于这个例子有着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但在高强度的写作过程当中,许多考生会因“想不起来”而选择性忽略一些细节。实际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字数会相应减少(字数的重要性已强调多次!),而更为广泛的影响就是考官的阅读感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作文最后的得分。实际上,当考生突然忘记某一个重要细节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印象对忘记的部分稍作发挥,在不过分夸张的前提下“创作”和“补充”这一细节。尽管SAT作文的阅卷老师大部分都是美国各大中学和大学的英语老师(这些人对美国的文学和历史的了解相当透彻),但在SAT作文中,事例真实性与准确性不予过分考究。虽说如此,考生在平时准备素材时仍须保证其人例和事例的细节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澳际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什么样的人和事不要用作SAT写作例子的介绍,主要包括太个人的经历,说服力很薄弱;中国的名人和历史,考官不熟悉;细节有错误的,会影响考官的阅读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