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纯干货: GMAT阅读结构与主旨题解析.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183 移动端

  阅读GMAT文章,我们说不能惯性思维地去先看题再回文找答案做题,而应该先读懂文章再做题,那先去看文章,又要怎么看?

  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先抓文章结构再去理清对应结构下面的细节性内容。所谓抓文章结构就是理清一篇文章的框架、脉络,GMAT文章中常见的文章结构有以下几点:

  1. 先提出旧观点→新观点

  2. 先提出一个理论→反驳该理论(没有提出新观点,或者修改建议)

  3. 理论(观点)→新证据→修正该理论(观点)

  4. 先描述了一个现象→解释这个现象

  5. 先提出一个问题→解决方案

  6. 一种做法→提出建议,可以替换的更好的做法

  7. 一个争论→描述争论两方(→作者对于这个争论什么看法,或者对于这两方的观点什么看法)

  8. 一个评论对象(作品、人,etc.)→一些人怎么看,另外一些人怎么

  9. 一个话题→呈现了一些跟这话题有关的信息

  在阅读的时候为什么去理清文章结构呢?

  首先,文章结构清楚了之后,在理解上,你就明白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其次,既然结构是文章框架,主要讲了什么,那么也就是一篇文章的主旨,那么理论上来看我们就可以把主旨题选项拿来和文章结构比对,就可以直接排除错误选项,选出主旨题答案了!

  那么对于做题这一点上,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举个例子:

  OG16 RC部分第8题(主旨题)

  这题对应的文章的结构是以上提到的第3点的“理论(观点)→新证据→修正该理论(观点)”的一个例子。

  是以前科学家都认为SCN控制了生物钟(观点)→发现控制生物钟的重要的4种genes被发现存在于除了SCN的其他organ和tissue中(新证据)→现在科学家不反对SCN的主导地位,但是也意识到了应该考虑考虑其他organ、tissue对于生物钟的影响。(修正观点)

  8.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A) challenge recent findings that appear to contradict earlier findings

  (B) present two sides of an ongoing scientific debate

  (C) report answers to several questions that have long puzzled researchers

  (D) discuss evidence that has caused a long-standing beli to be revised

  (E) attempt to explain a commonly misunderstood biological phenomenon

  现在我们就用这个结构去与主旨题的每个选项对比,排除错误选项。

  选项A challenge recent findings that appear to contradict earlier findings 那么新证据,新发现是作为修正观点的依据,而不是challenge的对象,排除。

  选项B 也不是一个debate,陈述双方观点的结构,排除

  选项C 也不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结构排除

  选项D discuss 证据revise 修正一个长期观点,正确

  选项E 也不是现象,解释现象的结构,排除。

  事实证明,的确我们可以比对选项与文章结构得出主旨题答案,而且又快又准!而且根据主旨题根据文章结构出的这个思维看,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其它的主旨题选项虽然不是这篇文章的结构,但是可以参考每题主旨题选项,它也许就是以后哪篇文章的主题。

  所以平时做题的时候也可以搜集整理一个主旨题里面的结构类型,以后遇到就不是第一次见这类型的结构了,在心态和经验上都有助于平时练习甚至真正考试!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