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浅析GMAT考试阅读的规律性.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290 移动端

  自从GMAT考试进入中国后,通过考试结果分析不难看出,中国GMAT考生的逻辑和数学能力,包括句子改错能力都是相对较强的,而真正影响中国考生的就是GMAT考试阅读这一部分,很多童鞋投入了大量精力效果也不甚明显,其实只有能找出GMAT考试阅读的规律性,相信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点击获取更多专业名师一对一咨询、免费网上增值服务●● 

  GMAT阅读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题材广泛,套路统一,体型固定,而针对于这些固定的规律,我们在解题时也会有相应的固定策略。

  1. 题材广泛

  GMAT阅读文章所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一般来说,文章分为以下三类: a)科技类文章(Science Passages)此类文章内容枯燥无味,加上通篇“游荡”着的几个超长的自然科学类的英文单词,往往令中国学生十分头疼。由于此类文章难度较大,所以题目一般比较简单,基本都是“直接事实题” b) 社会科学类文章(Social science passages) 此类文章可能涉及历史,政治或宏观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的话题,包括美国历史、弱势群体(少数民族、 黑人、女性)以及法律(法律史)等等,在GMAT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相对于上述自然科学类文章,这类文章对中国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未造成太大挑战,但其阅读题目的难度却不容小觑。c)商业类 (Business passages) 此类的GMAT 文章数量众多,而且涉及范围也十分广泛,比如市场营销,存货处理,以及日常管理等等。由于此类文章行文较简单,所以题目一般会比较难,会有高难的“信息题”出现,考生在对原文进行一般理解的基础上,应尽力“听”出其“弦外之音”。

  2. 套路统一

  虽然GMAT文章的题材广泛,学术高深,却表现出极为固定的行文模式,即典型的论证文章。可以大致概况为4点:a,旧观点--> 新观点,文章一开始会提出一个从前的旧观点(once believed),接着提出一个最近的新观点(recent years), 而文章的第三部分一般会对新观点继续进行阐述。b现象-->解释,文章一开始会提出一个现象,然后对该现象进行解释(explain),最后对每个解释一一评述,并表明作者态度。c问题-->解决,文章往往在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problem),然后提出一个或几个解决方案(suggestion) ,同样,最后作者对每个解决方案一一评价,并表明态度。d, 结论--> 解释,文章在开始处提出一个总观点,然后剩余篇幅都用于论述此观点,并以明显的“总分结构”来组织全文。

  事实上,在每篇拥有特定套路的文章中考生基本都能找出一个总结全文的主题句(topics Sentence)。例如对于新旧观点对立型的文章,新观点即为主题句; 而问题解决或现象解释文章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给予正评价的解决方案或解释。

  3. 题型固定

  GMAT阅读部分多年以来形成了几种固定的题型及问法,如果我们对此进行反复识别并加以练习,就会有不小的收获。GMAT阅读中的题型总体上可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直接事实题、取非题、举例作用题、逻辑题、排除题、信息题和类比题;主观题包括主题题和态度题。

  那么了解到了这些规律,GMAT考生在解题时又该怎么做呢?由于GMAT阅读题的问法固定,导致了解题方式也十分固定,即某种题型对应某种解题方法。举例说明如何解主题题,解题章法十分明显:文章套路→文章主题句(通过同义变换)→主题题正确答案。把握了GMAT考试阅读的规律性,我们就可以按照题型的分类来进行针对性的联系,形成属于你自己的解题技巧,也许你就会发现阅读并没有那么困难了。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