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美剧文化】对美剧定会意义的分析.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258 移动端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存在的超级大国,客观地说,它对世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不仅表现为遍布全球的美军军事部署和无处不在的美国畅销产品,也表现为以英语、英语互联网内容和美剧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尤其是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剧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地年轻一代的欢迎和推崇,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各种美剧论坛、压片组、字幕组的存在,使得即使是在对美国影视产品有所限制的中国,人们也能迅速方便地看到最新的美剧。而美剧这种以美国核心价值观构建起来的文化产品的流行,就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渗透”。本文主要针对美剧在我国的传播及其宣传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这种文化的强渗透现象。这里所说的美剧,是包括美国电影、电视剧在内的影视产品。

  一、美剧在我国传播的历史和现状

  美剧在我国传播的历史可以简单地分成三个阶段:建国前、改革开放后、网络时代。

  1、新中国建国前美剧的传播。美剧在我国传播的历史很早。1896年电影首次在中国放映,此后50年间,大量美国电影被贩运来中国分销到各地。在这50年中,中国各地影院上映的片目中,美国片占到了80~85%。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开始,美国电影就开始全面进军中国市场,到战争结束时,好莱坞已经取代欧洲,后来居上。

  据统计,1935年,美国的电影公司在美国和在中国发行的电影数量分别是343部和364部,在中国实际放映的美国电影总量还略多于好莱坞的年产量。这非常能说明当时美国的电影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新中国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等种种原因,美剧在中国迅速消失了,而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以及随后对“美帝”的批判,美剧也相应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而被彻底禁播。

  2、改革开放后美剧的传播。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好莱坞东山再起。《加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等一系列美剧在中国播出,受到了极大欢迎。但同时也由于这些美剧对当时中国青少年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并且对我国的民族电影产业造成了冲击,国家开始对美剧进行限制。我国政府为保护本土电影,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规定每年进口美国电影的数量为不超过10部,并且这10部电影也都由国有发行机构——中国电影公司发行。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些限制逐渐放开。但迄今为止,能在电影院和电视节目中播出的美剧还为数不多。

  3、网络时代的美剧传播。进入21世纪后,网络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无国界,美剧的传播就印证了这一点。公映的美国电影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在网络上找到TS版(用DV转录的版本),随后的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找到十分清晰的DVD版本了。

  而在北美播出的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仅仅滞后几天,比如《越狱》(《最后一越》)在网上热播的时间据说只比北美当地播出晚了几个小时。伊甸园等美剧论坛使得这种及时传播得以实现。中国观众可以通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和网络下载等非正规渠道迅速方便地看到最新的美剧。而盗版碟的盛行,也使得美剧在正规渠道外广泛传播。

  二、美剧的内容和理念

  文化产品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美剧也是如此,尽管美剧处处体现着娱乐精神和商业气息,究其根本,还是建立在美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基础之上。美剧中这种无处不在的美国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对美国最好的“植入式广告”,并且远比政治经济交流和报纸广播传播要成功。

  美剧展现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同时由于美剧每年出产量的庞大,其中各种类型、各种理念的美剧层出不穷,构成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美剧世界,建立了一种“美国幻觉”,人们从美剧中所认知的美国只不过是好莱坞导演们为观众所构建的一个幻象美国,这个“看上去很美”的美国其实距离真实美国很远。美剧的内容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英雄主义。“拯救”是美剧中最常见的元素。《空军一号》中的总统, 《极限特工》的X特工,《变形金刚》中的小男孩,甚至《加菲猫》中的加菲猫,都在从事着拯救世界或者他人的工作。

  2、享乐主义。美剧中的商业气息和娱乐气息十分浓郁,由此导致的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并且这种享乐主义往往和个性张扬、性解放等美国元素结合在一起,由此导致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从美剧中处处可见的对汽车、时装、数码产品的追崇,剧情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酒会、舞会、Party、狂欢,再到大胆露骨的性暗示和性行为,无不给美剧染上了一种享乐主义的狂欢色彩。

  以《重返十七岁》为例,这部电影虽然以青春校园和纯真爱情为主题,但是其中享乐主义的体现无处不在:男主角的好友是一个富翁,为了追求女友,加长悍马、宝马、凯迪拉克等豪华轿车接连亮相;全片中竟然出现了两个长Party,年轻人在聚会里狂饮狂舞,渲染狂欢的气氛。享乐主义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夸张体现,美剧中享乐主义的表现实际上给观众造成了享乐生活就是美国人生活常态的假象。而享乐主义对自我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的危害十分严重,使他们对美国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形成了盲目的羡慕和推崇,并由此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美剧的这种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3、宣扬美国国力。美剧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其中美国生活的高科技化,很少有美剧中不包含硕大的液晶屏和自动化的工具,其实就是对美国国力的极度自信与褒扬。以《变形金刚》为例,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然而除了两派机器人和男主角之外,美军在其中占的戏份也十分大。第一部《变形金刚》中的沙漠轰炸,美军司令部在万里之外直接操控战斗的画面,给了观众很深的印象。第二部中美军驱逐舰的超视距电磁炮轰击也展示了美军的强大力量。所以有人说《变形金刚》实际上是美军的宣传片,是不无道理的。

  4、直接展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剧中展示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比如《阿甘正传》就以一个“傻瓜”的经历为主线,结合战后美国的发展历程,通过阿甘的悲欢离合,将美国人心中的家庭、爱情、忠诚、勇敢、坚强等等这些人类的共同情感一一表达出来,向观众灌输美国人对于这些事物的诠释。由于影视特有的感染力,加上美剧大成本高质量的制作,在影片成功的同时,这些理念的宣传也获得成功。

  三、美剧的宣传效果与我们的对策

  正如韩剧在中国引发了“韩流”一样,美剧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并且不局限于文化消费领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人说过,好莱坞已经“取代了传教士、教育家、炮舰、商人和英语文学,成为中国学习西方工业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最为重要途径”。好莱坞称雄世界与美国经济利益在全球扩张之间的正比关系已经被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明。经济上美剧促销的是美国商品,而社会意义上,美剧促销的则是美国。

  宣传从来不局限于报纸和广播、电视的宣传,宣传的手段包罗万象,利用文化产品的宣传是有效手段之一。人类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长。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客观地说,我国目前还是一个“文化进口国”,大多数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都不是内地生产的。比如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十分重要的流行音乐和影视产品大多是来自于港台和欧美,文化产品中最强势的流行文化大多是“外来”的。近年来,来自欧美的文化产品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这些文化产品隐含的内容也对我国的年轻一代产生了较大影响。美剧就是其中的一种。

  美剧的宣传目的主要有培养对美国的亲近感和认同感、灌输美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与价值观、传播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宣传美国的国力军力等等。美国通过美剧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向世界广为传播,并且对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威胁。在传统文化教育有所欠缺的我国,这种冲击表现得尤为明显。

  宣传阵地的意义重大,对于美剧的这种强势宣传,我们必须有所对策,才能防止美剧伴随的美国核心价值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冲击。

  首先,要加强对美剧的审核与播放管理。在电影院和电视播放等渠道上,我国对美剧的审核已经十分严格,这里不再赘述。今天,美剧传播更为依赖的渠道是互联网,包括视频网站和电影下载网站。中国网民习惯于通过y0utube、youku等视频网站观看美剧,这些视频网站中美剧的播出很快,有时甚至仅比北美滞后数个小时,可以说,网民通过视频网站完全能做到无限制地收看美剧。而这些视频网站对美剧的审核和限制程度都是极为宽松的。大量未经过正式审核的美剧通过这个渠道进入中国。所以,要真正做到对美剧的审核,必须加强对各大视频网站的管理,通过法律、版权、政策等各种手段加强对美剧的播放管理。

  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不能局限于直白的教科书式的宣传,应该采取类似美剧的方式,寓价值理念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中。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士兵突击》《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等优秀主旋律剧集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为人们所欢迎。在剧集热播的同时,许三多、李云龙等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人物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