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美国高中教育优势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339 移动端

美国高中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教学目标的生活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领导的弹性。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除美国的教育经费充足(例如,班额一般为15-17人,容易实行弹性化的教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下面让我们以普林斯顿高中为例,来看一下美国高中教学的这些特点。

2017美国高中教育优势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性。

普林斯顿高中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它地处美丽的新泽西州,坐落在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旁。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澳际,这所学校具有较高的学业水准。学校每年有很多学生考上像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名校。2008年该校的SAT考试平均成绩远超过全美和全州的平均成绩。

尽管他们如此强调学业成绩,但学校的教学目标还是明确体现它的生活性。在它们的一幢古老的主教学楼大门口上方刻有这样一句口号: Live to learn, Learn to live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句话很难翻译,我是听了该校校长的解释后才作这样的翻译的。它的本意是教学和学习要体现生活性,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

该校的 Learning in the community (在社区中学习)计划足以证明他们具有这一教学理念。该校学生要与学校签订参加这个计划的合同。家长和学生都要在这个合同上签名。合同中规定了参加的项目,明确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写好完整的日志、中期报告和结题论文等)。学校还开辟了一个专门的网站,供学生交流。这些活动都与校外的一些机构有关,如医疗中心、健康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音乐中心、公共图书馆等。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完成50小时的这种学习活动。

普林斯顿高中把美育放在第一位。在该校的学生手册中,排在首位的教研组(department)是艺术教研组,首先介绍的课程是美育课程。并且,他们强调美育课程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to enable all students to develop as individuals)。他们认为,美育对所有人来说是一门普通课程,无论学生今后在科学、数学或社会等领域工作,美育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美育对所有领域的创新是起基础性作用的,这是因为美育给人以自由的想象。

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班额小,美国学校的教室都是很宽畅的。每位教师有一个专用的教室,里面有教师的专业用书、实验器材和学生桌椅。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他们有一个专用的柜子,里面可以挂衣服,放书包。由于学生数少,它们的课堂形式非常活泼。在我所观察到的课中,几乎每一节都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一节历史课中,学生们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阐述每位历史人物的观点。在一节物理课中,教师给学生演示几个实验后,剩下来的时间几乎都是学生的讨论。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并认真做好笔记,体现出很强的表达能力。

美国高中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大量的选修课上。在普林斯顿高中2008学年的选修课手册中,共包含了108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包括:象棋俱乐部、计算机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中国俱乐部、电影俱乐部、食品俱乐部、医疗中心、演讲和辩论中心、科学奥林匹克中心、合唱队、乐队等。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对学校的设施和设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美国高中均有较发达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学生有很多时间是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中度过的。这样,高中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有点接近。我所看到的普林斯顿高中的图书馆,除了藏书量少一些之外,其他服务水平均与大学图书馆差不多。我还特意向该校图书馆赠送了一套(共四册)我所翻译出版的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教材。

三、教学领导的弹性。

美国高中全部采用学分制来管理教学。每名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学分手册,里面介绍了学生升级和毕业的学分要求和各门学科的分值。普林斯顿高中规定,每位学生每年必须至少获得30个学分,否则不予升级。学分制体现明显的弹性。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获得学分的机会很多。学生要从9年级升到10年级,必须获得学校提供的全部30个学分;学生要从10年级升到11年级,必须获得学校提供的60个学分中的30个学分;学生要从11年级升到12年级,必须获得学校提供的90个学分中的30个学分;学生要在12年级取得毕业证书,必须获得学校提供的120个学分中的30个学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普林斯顿高中还为学生设立了一个 观点交流中心 ,学生想在这个中心得到学业方面或社会能力方面的帮助,需先登记预约。学校将安排老师或高年级学生为学生辅导。学校还为高一年级学生建立了 同伴小组 ,帮助新生寻找合适的高年级伙伴,让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相互指导和帮助。

普林斯顿高中是美国的一所典型的高中。在我所考察的其他几所美国高中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到以上这些特点,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当然,美国的教育和教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美两国的教育和教学有互补性。在有些方面,我们的强项刚好是美国的弱项。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看到,美国教育和教学是在保持已确定的正确方向和已有的优势的前提下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薄弱方面。比如,美国针对他们的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在2002年1月8日通过了布什总统提出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布什总统还提出了《高中改革计划》和《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后一个计划中包括在高中实施进阶先修课程和国际学士文凭课程。美国在实施这些计划时,从来不轻易改变原有的教育和教学方向,比如全面的教育和教学目标,富有弹性和趋向文化的教学和教学领导。我们不仅要看到中美两国在教育和教学上的互补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中美两国在教育和教学上的方向性的差异。比如,我们必须思考,在实践上(而不是在口号上)我们的教育和教学目标在朝着更全面还是更单一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教学和教学领导在朝着更弹性还是更刚性的方向发展。

相关留学热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