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申请规划】美国本科申请之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刚刚更新 编辑:aojicb 浏览次数:209 移动端

文章标题:【申请规划】美国本科申请之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9-04-19 19:31:16

本文标题:美国本科申请之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如今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不论高中生、大学生还是读研的学生,都想早日去留学接受好的教育,很多同学对美国留学的相关问题有所疑问,下面澳际小编整理了《【申请规划】美国本科申请之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欢迎阅读,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在线老师,进行一对一答疑。

  问1:孩子想要申请美国本科,在学科选择问题上,留学老师跟我们说:“文理学科之间是没有那么多界限的”但作为理科生,该如何弥补文科的素养呢?

  答:这种人文素养的弥补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阅读,题材广泛的大量阅读,不仅仅拘泥于文学。有一位文学老师曾经说过:“人们直到在家门口看到磨难才学会同情。”作为生活在平静安稳家庭的孩子们,我们从未目睹过饥饿、战乱以及内乱。因为没有经历过这些人间苦难,阅读及人文学科的学习则当作一扇窗户,来透视我们在现实中无法拥有也不想拥有的经历。在名著《红字》中,作者霍桑借他的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之口说出了一句肺腑真言:“她也拥有许多人一生的渴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经历一场深刻的悲痛,以此来升华她的人性,让她对他人的悲痛感同身受。”霍桑希望说明感情上的伤痛能够升华一个孩子的天性,让她体会他人的伤痛。读者们也能通过这样的情节感受培养自己与他人建立共鸣的能力。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理心的培养,自身的成长和成熟也将来自于此。这些特质在申请美国本科时会以文书深度的方式体现出来,自然也就有了非同质化的区分度。

  问2:如果我们申请时的专业是一个专业,到底进入美国大学之后能不能调整成为我想学习的专业?

  答:美国大学采取的是通识教育,大多数学校在大一,大二时不定专业(个别专业院校除外),一般来说同学院的专业调整没有障碍,涉及到跨学院调整专业每一个大学的政策有所不同。当然转入任何专业,优良的GPA都很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后续的研究生申请或者实习机会的获取。有的大学例如加州伯克利的专业确定,学生则需要保证大一相关专业科目的GPA不低于B+的成绩,因为在伯克利计算机,统计学都是热门专业。点击了解如何调整专业

  问3:“如果我要当工程师,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到底学习人文学科有什么用?

  答:《高等教育纪事报》曾刊登罗斯校长在2009年一篇纪念维思大学人文中心的演讲。他在这篇名为《超越批判性思维》的演讲中提到:“人文科目会给予你的内心和脑海必要的元素,让你今后几十年在完成创造性和集中性工作时都受益无穷。” 创造性思维可以应用于包括STEM在内的任何领域,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而这一点在澳际教育今年申请的过程中也是有非常明显的体现:音乐和物理是能对话的,化学和美术也有共同之美,创意性写作和神经科学也是可以交叉的….正是这些看上去泾渭分明学科之间的联结让申请者的形象丰满,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冰冷的分数和竞赛的奖牌。

  问4:今年的申请看到除了大陆背景的学生,很多UWC的,美高的也录取的很不错,这是不是意味着大陆学生申请美国本科会越来越难?

  答:如果就这个问题硬要有一个答案,那么我的回答是Yes,这和教育环境的因素息息相关。还是那句话,美国教育中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学科教育模式,其实教的是思考的方式,而这个部分恰恰是国内教育所缺少的。

  “英文课上圆桌讨论,让我逐渐抛弃了以往被动而死板的阅读方式,不再习惯性地去用简单的语言去概括中心思想,而学会将材料当作文学作品去鉴赏,调动感官和想象力,将阅读变成一种立体而多元的体验。”

  “写作课的宽松的思维环境和严谨的逻辑训练,教会了我在写论文时如何就一话题自己立论、论证与总结,而并非像国内的议论文训练一般,文章能够采纳的角度和观点早已被题目死死框住。”

  “社会学讲座上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用抽象晦涩的社会学理论,来分析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让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被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而铭记,而仅仅被当作一种理论接受分析与质疑时,原来也可以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以上文字,是通过澳际教育留学到美国高中的孩子的真实感受。而上述这些种种,我们可能在国内都很难体会到,那么该怎么办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呢?寻求多个老师的共同帮助,这些老师就是阅读的书目。

  问5:我觉得我自己的孩子很平淡,没有什么特色,这样的孩子申请文书该如何写?

  答: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的招生部主任曾说过:“我读过的最好的升学作文是那些有一个明确而独特的声音,帮助我更清楚地看到和理解这个学生的文章。即使是最平淡最普通的生活也是可以被仔细观察的。有一篇作文多年来一直常让我想起。它的作者是一个住在同一个地方,去了个好学校,似乎有着幸福生活的学生 - 没有什么戏剧性。她写到自己和母亲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就她们两个人一起吃早餐。通过这个日常事件她了解到自己的母亲的那些她从未想到过的事情,进而使她们的关系得以成长和深化。正如我所说,重要的并不在于故事的本身,而在于你如何使你的生活和你的观察在我们这些读者面前变的鲜活起来。”

  而这种观察乃至引发思考的深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比平时多读书、多思考更好的办法了。

【申请规划】美国本科申请之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liyanjun@aoji.cn,我们将第一时间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经验: 案例: 擅长: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