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英国留学体验圣诞节大餐的“哲学”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81 移动端

  圣诞节应该是英国以及整个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近年来中国也掀起了圣诞节的热潮,下面就来看看在英国留学的学生体验到的英国传统圣诞节大餐中得“哲学”吧。

  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

  先说一点题外话。日前,一位常在中英两国走动的英国朋友从中国回来,他很吃惊地告诉我,中国的圣诞风真是一年强过一年,别说北京了,今年,他在“二线”城市都时不常在大街上看到唱Carol的。

  订购完火鸡回家,一边和老公“咒骂”60英镑的“天价”,一边浏览互联网。突然看到一则报道:济南一家五星级酒店推出10万元一桌的豪华圣诞大餐!酒店将这款套餐定位为最顶级的“奢华享受”、最具影响的“身份象征”!

  据说,中国其他一些城市的大酒店也纷纷推出单人价格几千元的圣诞晚宴。普通人家一年恐怕也花不了这一桌饭钱。

  圣诞大餐,成了贵族大餐。

  难怪有人慨叹,这个起源于宗教信仰的西方国家全民性节日,到了中国后“满身铜臭”、“变味”了。圣诞大餐甚至出现“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的现象,成为权力寻租的另外一个途径。

  圣诞日厨房如战场

  既然圣诞节是舶来品,我们不妨看看英国人给圣诞大餐的定位。

英国圣诞节大餐

  圣诞大餐吃什么,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到英国来之后逐渐发现,英国人极端重视圣诞大餐和节日食品。婆婆年轻的时候,总是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作圣诞蛋糕,隔三差五还要去给蛋糕喂白兰地。

  圣诞节当天更甭提了,厨房成了战场。这可是英国主妇(部分主男)一年最重要的一餐。仿佛,这顿饭做不到“完美”,表示你对家人爱得不够深!

  我信奉笨鸟先飞。每年都会提前作一张spreadsheet,所有需要烹调的食品几点几分进哪个烤箱(或是蒸锅)、多大火力、什么时候翻个儿、什么时候出炉,写个一清二楚。一年,从来不进厨房的老公“良心发现”,“战事”平稳时进去收拾卫生,一下子就把我的spreadsheet当烂纸给扔了!一大堆亲戚要来吃饭,怎么办?!由此引发的那场争执,在我的结婚生涯中算得上最激烈的一次。

  也许,正因为天天只吃三明治,英国人才更看重这一年一度的味觉狂欢?

  还能站起来就算没吃好

  说完了做饭的,再说吃饭的。我经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圣诞大餐过后,客人、家人还能系上裤腰带、或者还能站起来,就算没吃好!

  这里就不用我们家人的“光辉形象”作例子了,太寒碜。前几天,英国一起调查发现,仅仅就在圣诞日一天,英国人平均摄入4000多卡路里。

  圣诞大餐这一顿饭,如果样样都来一点的话,一盘子下去,就是1000卡路里。受访者中大多数人还承认,吃完了第一盘,还要找补个第二盘。

  除了大餐,圣诞日人们还要吃巧克力、炸薯片、饼干、蛋糕、干果、百果馅饼,喝红葡萄酒、加了香料煮热的mulled wine,再来几杯茶、咖啡、橙汁、可乐……

  这还不够,大多数受访者“坦白”,早上还吃过全套英式早餐,晚上还要再用剩下来的冷火鸡来上一圈三明治。

  哈哈!过节也不忘三明治!

  新年一到减肥忙

  节日期间暴饮暴食,难怪新年一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致减肥。

  前年圣诞,老公送给我一本英国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的书。其中有一段,讲的正是“看起来已经在英国人心里深深扎下根”的这种“狂吃、狂吐”文化。

  他的感觉是,这也是新教清教徒主义信仰的表现之一。单单享受吃的乐趣好像有点“颓废”、“太注重肉欲”。爱吃、爱喝有点“犯了原罪”的意思。

  因此,当人们“抵御不住诱惑”的时候,干脆彻底放弃。既然已经犯了原罪,何不甩开腮帮子大吃?

  偷一分钱也是偷,偷一百块钱也是偷?

  巴吉尼认为,问题是,吃饭后,心里留下的是“负罪感”。节食正好能抚平这种心态,因为,那些最能给你带来快感、享受的食品都被禁止了。

  正好赎罪?

  说完了圣诞大餐的哲学,在此感谢读者朋友过去一年的惠顾。并祝你和全家圣诞快乐!

  记住,不要吃得太多了!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