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自费生初闯美利坚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188 移动端

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2002年我从吉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毕业后,到美国自费留学。我决心凭着流利的英语和在国内学到的知识,在大洋彼岸打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来。经过一段时间在美国边打工边学习,我对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如何发展有了一些体会。

面对市场去择业,选准打工切入点

边打工边读书,是留学生在美国的普遍现象。大学生就业要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人才的竞争相当激烈,所谓市场择业,就是要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人尽其才。”而且,我们这些自费留学生出国时家里已经花了一大笔钱。家里的钱已经花尽了,即便是家里还有钱,也不忍心去花了。这客观上要求我们边打工边读书。
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行业,怎样打工,选择什么工种去打工,成了一门新的学问。留学生在美国打工,一定要选准切入点。在美国打工的留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知识型,从事科学技术智力型工种,这部分人有着不菲的收入,当然要求的素质也相当高;第二层次是一般技术型;最后一个层次是体力劳动型,就是我们常说的劳动密集型打工者。做为留学生,首要的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所以在打工时尽量要向第一层次的方向努力。也就是要尽可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和自己所学专业有机结合的专业。千万不能陷入“恶性循环”,所说的“恶性循环”,就是在课余打工时所选择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如一些体力活或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通常与所学专业毫无干系,从事这些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的时间少了,很难完成学业,结果得不偿失。我开始就做过一些诸如刷盘子等体力劳动型的工作,有时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一周的消费,最可惜的是占用了我大量的学习时间,我的学习计划无法实施和完成。因此在美国留学打工,要找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发展的工作,做为留学生去打工,要时刻想着自己是智力型人才,要尽可能在知识型产业领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说得直观些,就是要打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既挣到钱,保证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又能有时间和精力学好自己的专业课。

克服心理障碍,从自卑到自强

无庸讳言,美国是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多方面他们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没去美国之前,我就看了大量的关于美国方面的书籍,可从书本中看到的同中国的对比,时常有一种自卑感,总感到人家无论在哪方面好象都比咱们强,继而对去美国留学产生了一种恐惧感。通过一些事,我感到这种心理是自己在美国学习和立足的一大障碍。
到了美国之后,课余时间我去了一家贸易公司打工。一天晚上,我正在办公室加班,突然来了一个进出口公司的电话,他们向我公司要轮胎,我从未接过客户的电话,不知道怎么说,我想请教一下我们的业务经理,可他已经下班了。我知道商场如战场,美国是个效率国家,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可能就很难寻找这个客户了。我必须把这个主动上门的客户当成自己事业的突破口。
于是我冷静一下,模仿平日我们经理的谈话步骤,把我们公司产品的价格、海关报价一一向对方解释清楚,那位客户听说我是中国人,却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感到非常吃惊,他高兴地说:“李先生,我对您的服务很满意,我会考虑和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我兴奋极了,于是连夜加班,写了一份详细的产品说明及价格表,到凌晨时将东西传过去了,客户对我的工作效率非常满意。没过几天,这家客户就和我们公司签下了一份订单,这是我到美国的第一次独立工作,我很自豪。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公司还对我们的主管经理和总经理反映了情况,他们对我的工作效率和敬业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宣布我的工资从即日起提高20%。同事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一位同事告诉我,像这样大幅度地提高工资幅度,在公司还是首例。
从那以后,我除了学习,咬紧牙关,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事,但我暗下决心,要历练自己,要使自己有一个能包容一切的胸怀。我更加努力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实践中,不到三个月,我对整个贸易中的各个环节及各种报表的填写已经了如指掌,我有了做好这份工作的自信,见到来客也不羞怯退让,而是满面春风地迎上去主动攀谈。因为我工作热情,服务效率高,很多公司,特别是亚洲公司驻美国办事处的人似乎更愿意与我交谈。我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熟练的业务知识,更有一种熟悉的乡情。有时在谈完生意后,他们还会讲起东方国家的文化和人文地理,我都依依向他们介绍,有几个人还成了我的朋友。
在这里做了一段时间后,我自己感到工作不仅仅是工资的事,更主要的是我通过这些锻炼克服了以前的自卑心理,感到美国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够做到,而且完全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

在“放任”中成熟成长

环境能塑造人,也能改变一个人,美国是个“自由”的社会,教育环境也可以说是 “放任”的,中国留学生应努力适应这种环境,做到自律但不能刻板。美国教育孩子注重他们的独立性是众所周知的。
初到美国,让我们这些对家庭和社会具有依赖意识的留学生同这些早已走向自强自立的青年群体竞争无异是一种强有力的挑战。在美国,我们可谓真的“自由”了,没有人管你,包括自己的学习,完全要靠自己努力去完成。2003年5月份,我在一个对外贸易部门打工时,人地两生,我幻想着能交上个朋友,了解情况,在公司能得到帮助。迈克尔看上去年龄和我相当,而且是公司业绩突出的老职员,工作时,我常常靠近他。有一天,我看机会成熟了,他心情不错,就请他去吃饭,当饭菜摆上桌子时,迈克尔问我,今天你是求我办事吧。我说:“初来乍到,想请你多多关照。”他看了看我说:“帮助你,我不是多了个竞争对手吗?这是美国,不是你们中国,别指望谁帮助谁!”说完他站起身走了。
在美国确实是这样,是个竞争残酷的地方,不要指望谁能给你莫大的帮助。在这里,“自由”是相对的,有好多留学生适应了环境,自强自律,学有所成,事业成功;也有一些留学生在这种“放任”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最后荒废了学业,一事无成,甚至有一部分人走向犯罪。因此在这种“放任”的环境里学会自律、自强、成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东西方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去美国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要实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轨。留学生大多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年轻人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一些不良的东西也容易随之侵入。因此,初到美国的留学生,要给自己设立一道心理防线,自觉抵御那些不良东西侵蚀自己。

相关留学热词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