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考研还是出国——大三学生的困惑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245 移动端

帮助希望计划出国留学者实现他们的出国深造梦想

一个中等水平的大学生毕业后是申请出国留学还是考国内的研究生?怎样才更有澳际?南京大学大三学生黄锦陆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徐小平老师处咨询。

好学生的三板斧:成绩、英语、社会活动能力

徐老师:你在什么学校读书?
黄锦陆:我在南京大学读大三,学的是偏重于金融方面的应用数学。
徐老师:非常有澳际。我见到在摩根斯坦利工作的中国人,全是从南大、清华这样的好学校毕业,之后到外国去学MBA,要么是金融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回来都是年薪十几万美元。你如果要选MBA这条黄金之路,就要在能用英语工作之后再出国,毕业后一定也可以在像摩根斯坦利那样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工作。
黄妈妈:他在南大只是中等水平。
徐老师:您的评价完全是从学习成绩上来衡量的。我认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坏,成绩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只占三分之一。比如现在有两个学生,一个人的成绩是平均75分,另一个是平均90分,但是平均75分的这个学生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平均90分的学生只能讲结结巴巴的英语,那么毫无疑问,平均75分的这个人更有可能进入一流外企。
那么,我的评价体系就是成绩占三分之一,英语水平占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一属于社会活动能力。比如能在大学期间到五百强中的外企去实习,哪怕就是去做打杂、做助理,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你的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学习成绩并不具有决定性,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两项加到一起可以占到百分之六七十,这才是人才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好好学习,我是想告诉你除了学习成绩,也还有其他一样重要的东西,甚至是更重要的东西。这样你就要更加积极地去参与实习,还要拼命地练好口语。
黄锦陆:一般中国人的口语都很差。
徐老师:不,是因为口语好的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你现在才大三,有足够的时间学好英语。要在毕业的时候,一走出来就能让我感觉到你会说英语,这一点很重要——它能够决定你在三十岁的时候,是赚十万元人民币还是十万元美金。所以你们刚刚谈到成绩,这根本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谈到了成功要有三板斧,你的成绩这一块既然不够锋利,那就要在另外两个方面大跨步地去努力追求。

人才成功有个标准模式

黄锦陆:现在我要在这三方面努力,那么毕业之后,我又该怎么走?
徐老师:比如,你毕业以后可以到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生院去读金融硕士——他们那里都是些行长在上课,硕士毕业以后你就可以找到一份特别好的工作;再工作三年,那时候你正好二十七八岁,可以去美国读一个MBA,一回来就能够赚到年薪十五万美金。我讲的这些都不是神话,而是生产人才的流水线,人才成功的标准模式。
黄妈妈:但是这个研究生院好上吗?竞争一定很厉害吧?
徐老师:不一定。但这里面又有秘密了,就是英语一定要好,才会有巨大的优势。
黄锦陆:您是说英语学好了,可以弥补我在其他方面的不足?
徐老师:不对,我是说英语学好了可以带动你在其他各方面都学得更好。想一想,假如你现在就能够阅读原版的《华尔街时报》和《金融时报》,你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超人了。
黄锦陆:英语就是一块敲门砖?
徐老师:英语是金钥匙,是成功密码。
黄锦陆:我现在就是不知道在申请出国留学和考中国的研究生之间,到底该选哪条路。
徐老师:尽量不要考中国的研究生——我刚才是特指可以考中国人民银行那种应用性极强的研究生,一般的中国研究生最好不要考虑。
黄妈妈:我不知道去XX财经大学怎么样?
徐老师:不要去,这些路都很平庸,一点都不激动人心,我作为老板都不会雇佣你。
黄锦陆:但要是直接去爬珠穆朗玛,是不是更困难?
徐老师:你从这儿到泰山只需要半天,但是去西藏却需要三天,但是别忘了,当你在那儿下车的时候,脚下的地面已经是海拔4000米了。我是说目标要适度地定高一点,即使你达不到,留在半路也还是不错的;假如你的目标就很低,实现了目标也不能站在很高的位置上。我跟你谈到的目标,要英语讲得很流利,多参与社会实践,以及进入世界五百强的金融机构,这些都是可实现的。

一流人才为实现一流目标而寻找出路,二流人才为甘于二流生活而寻找理由

黄锦陆:我想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出国,是不是要在毕业前考完托福和GRE?
徐老师:你想出去读什么?
黄锦陆:读金融方面的研究生。
徐老师:走这条路我也不反对,我是支持你出国去读书的,你想去哪个国家?
黄锦陆:我觉得去美国比较难,因为我现在的成绩不是太好。
徐老师:最好是去美国。你估计自己的托福能考到多少分?
黄锦陆:620左右。
徐老师:托福620已经很伟大了,你当然也可以再努力一下,把成绩继续提高一二十分,这就够了。因为你要读的也不是一个研究型的学位吧?
黄锦陆:我想读的就是应用型的学位。
徐老师:既然是应用型的学位,你并不需要一毕业就走,可以一年、两年之后再走。
黄锦陆:但是要隔一两年再回学校开推荐信,那就不太好办了。
徐老师:可是你这一两年又不是在睡觉,肯定是在某个地方工作,让你的单位领导去开这个推荐信不就完了?
黄妈妈:您的意思是他如果第一年没有走成,也可以毕业后先工作一两年再走?
徐老师:我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时间紧迫而低就,要设定一个高的目标,然后充分地去准备它。比如你本来也许可以去哈佛,但是因为要和某种时间限定接轨,你就随便找一个学校先出去了,这是错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接受教育的机会尤其珍贵,这不值得。
我现在给你思路,首先就是要设计一个目标:比如,第一,三十岁时进入摩根斯坦利,年薪十五万美金;第二,二十八岁时一定要进入哈佛读个侧重金融方向的MBA;第三,二十五岁时要开始积累工作经验。在25岁之前,你可以读一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的硕士,也可以不读,这个不关键。只要你能保证自己28岁时能进入美国一流的商学院,以后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黄锦陆:但是进入美国的一流名校比较难。
徐老师:怎么才能进入一流学校呢?你需要托福考到650, GRE考到2300,最好再来一点工作经验的积累。你作为学生申请,平时成绩确实很重要,既然你的成绩没有那么好,那怎么办呢?第一个方案,就去澳大利亚或者去英国,读一个花钱就能读的二流学校;第二个方案,你就去工作两三年,通过工作为自己积累一流人才的资历,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出路。
黄锦陆:我觉得这个目标实现起来还是挺困难的……
徐老师:这种对工作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能进外企,平常全是用英语和别人交流,这种工作就不是对人意志的消磨,而是提升。你现在是在一所国内一流的大学,学着一门极具竞争力的珍贵学科,所以我才会这样对你说,要你也能够看到它的价值所在。
黄锦陆:我觉得自己没有您说得那么优秀,确实达不到那么高的目标。
黄妈妈:他还是中国式的思维。我们一直都是这么保守地在培养他,也吃过不少亏,比如当年上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还有南大,同时录取了他,我们就替他选择了南大。
黄锦陆:我马上就面临大学毕业了,应该怎么做呢?
徐老师:我觉得有两条路不要走:第一,不要去一个二流的国家读一个二流的学校;第二,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要在国内学校读一般的硕士学位。其他还有几条路可选择:去美国;或者去读一个有特色的研究生班,比如像中国人民银行开办的那种;甚至攒几年工作经验去读中欧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都可以;或者直接去香港也可以。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