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品味香江文化:寻觅港片里的“港味”   .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02 移动端

  有时,留学也是因为被一座城的文化所吸引,希望亲身在当地体验学习生活。而电影就是那座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载体。巅峰时期的香港电影在亚洲甚至世界影响力巨大。每当提起港片,脑海里的总是《东成西就》《家有喜事》《大话西游》《甜蜜蜜》《古惑仔》那些8、90年代的老片。那段时间,港片无论是质量、数量,还是票房都有着惊人的成绩,称其为“东方好莱坞”也一点不为过。现在,就带大家走入这些老港片,用另一种角度感受香江文化,寻觅港片里的“港味”。

你要是问“为什么喜欢80年代的港片”,我们能说上一大串理由,可你要问 “你觉得现在港片如何”,我们可能会说:“让我先看看现在的港片有哪些吧。”

  不是想吐槽现在的香港电影没以前好,只是想表达:随着合资片越来越多,内地和香港电影的界限仿佛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部分传统港片里的元素变型,甚至消失。

  所以是什么使得港片称其为港片呢?我们心目中港片的“港味”是这样的:

  “粤语味”

  港片的“港味”,首先当然是粤语咯。不同于普通话-/∨﹨ 四个音调,粤语有九个音调,比duo re mi八个音阶还多一个,复杂的变换让粤语台词像“曲调”一样丰富。而且,相对于普通话,粤语发声位置更加靠后,粤语台词也因此更加低沉而耐人寻味。但国语版港片中,有些粤语特殊用词没有对应的国语翻译,就缺少了一语双关的妙用,也没有那么浓烈的“港味”,有些时候,还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例如以下的电影情节与台词:

  国语版:你二十五号生日嘛,臭小子!

  粤语版:你廿五号生日嘛!二五仔!

  “二五仔”是粤语词,意思是出卖身边人的人。陈永仁在《无间道》中扮演的是一个二十五号生日的二五仔。黄志诚在用他的卧底身份开玩笑。但是国语版本直接翻译成臭小子,辜负了编剧一语双关的良苦用心啊。

  这些港片,大多数人一开始就是接触的国语,所以现在再来看粤语版,并没有那么强烈的不和谐感。

  但是对于看“正宗粤语港片”长大的人来说,国语版港片就好比cctv6每天播的“国语配音美国大片”一样,这个味儿你们自行感受下。

  粤语“港味”虽浓,但自2000年后,香港电影越来越去俚语(粤语)化,或是因为回归,或是因为港片市场的转移,越来越多的香港文化和方言特色都在港片里消失殆尽了,实在觉得有点可惜。

  “市井味”

  香港是一座神奇的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旧区陋巷也随处可见。但正是这些表面看似矛盾,内在又相辅相成的存在,构成了香港电影的骨架。

  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从没去过香港,但第一次走在旺角街头、油麻地庙街、湾仔鹅颈桥下,都会有种久违的熟悉感。

  这种莫名的亲切从何而来?大概就是港剧吧!

  例如《堕落天使》中的海底隧道,是香港电影中的经典取景地:灯光再亮,也抱住你。例如《旺角卡门》中的市井气息浓厚的街道,在众多香港电影中随处可见。又如《春娇与志明》中男女主角抽烟的金钟太古广场的小巷子。两人用烟熟稔地为彼此点火的场景,荷尔蒙爆棚。还有油麻地警署。油麻地警署是港片中出镜率最高的警署。哪个古惑仔不是三进三出?无法和中环写字楼的高大上媲美,却因为独有的香港气息而发展成游客的“朝圣地。”

  港片不仅喜欢在“市井味”浓的地方取景,还有些港片干脆以这些地方命名。被誉为全球人口最密集之一的旺角就是典型代表,在这个纷纷扰扰的香港闹市,每天都发生着醉生梦死的故事。例如《旺角黑夜》、《旺角监狱》、《旺角卡门》等等。

  近年不少美国大片到香港取景,不去IFC,不去时代广场,而是选择“烟火气”很足的旧区小巷:

  例如,《变形金刚4》在土瓜湾取景,《移动城市》在香港街市取景,《街头霸王》里香港街头的追逐戏,《伴雨行》把场景搬到了茶餐厅。

  可见不只香港电影人,在国际电影人心中,这些地方和场景是最能表现香港、最具有“港味”的。这些国外大片跟港片本身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们所想表达的“港味”却是一脉相承的。

  港片从不吝啬展示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公共屋邨、围村、小巷、残旧的招牌、人来人往的天桥,正是这些港人最熟悉也是香港特色保留得最好的地方成了港片最常用的元素。

  “江湖味”

  香港作家皮亚谈港味时,说港味是浪漫英雄主义,是通俗加料堆砌,是猛火爆真人骚,是射不完的子弹,是打不死的主角。

  还有人说:“港片的江湖气是把安定祥和的近现代香港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虚拟为武侠世界的江湖规矩。”

  更有人说:“这座城市不大,却在鱼龙混杂之中保持着井然的秩序,就是跟这股江湖气脱不了关系。

  从《笑傲江湖》到《古惑仔》系列,再到《无间道》,亦或是《扫毒》,这类讲打讲杀、感官刺激、情感汹涌的电影背后都深藏了一种“情与义,值千金”的江湖情感,是圈妹感受颇深的“港味”之一。

  例如《古惑仔》讲述了陈浩南、山鸡、巢皮闯荡江湖的故事。尽管有不少帮派厮杀、喋血街头的画面,但仍藏不住这群兄弟的义气等真情实感。

  “兄弟之情义薄云天”八个字中所包含的生与死的深刻含义就是从《英雄本色》里宋子豪、Mark、宋子杰三人江湖兄弟情与亲生兄弟情的矛盾开始的吧。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香港这个人多地少的地方,应该没有哪里没被电影收录过吧,所到之处都是江湖。

  现在每每看到郑伊健,脑海里还是摆脱不了陈浩南的影子,那个年代的武侠片、动作片、黑帮片、警匪片都成为港片里最让人回味的“港味”。

  “人味”

  除了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江湖味港片,圈妹的记忆还有一半留给了《甜蜜蜜》《月满轩尼诗》《岁月神偷》这些节奏舒缓情感细腻的片子。

  其实你也可以说这些片子是有“市井味”的,因为他讲的是普通市民的吃穿住行,黎民百姓的喜怒哀愁,绝不高高在上。

  例如《细路祥》讲述了九七香港回归前香港油旺一家下层社会住户的生活。漂泊的香港,以及漂泊的人们,都怀揣着自己满满的期待,最后有的实现了,有的落空了,而时间还在一刻不停地流逝着,它从不为任何人和事驻足。

  又如《岁月神偷》讲述了67年到77年10年间发生在香港深水埗一个普通四口之家的故事,一对夫妻所经历的人生百味。

  这些讲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不管是失恋了、失业了、破产了,最后这些小人物都能在夹缝中生存。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说这是一种香港精神,无论电影的主题是什么风格是什么,这类片子始终坚持保留一点点积极自信的态度走向结局,不分出身不分高低融入在生活里,这种“人味”是“港味”电影里始终没有放弃的东西。

  “台词味”

  最后,成就港片“港味”的当然少不了那些经典的台词,这些电影你可能不熟悉,但是这些台词你一定都见过:

  “阿sir,我不做大哥很久了”——《英雄本色》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何分别?”——《少林足球》

  “对不起,我是警察”——《无间道》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精武门》

  “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大内密探零零发》

  当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港片的“港味”也是不同的。准备留学的你,是否想拥有自己对“港味”的独特理解和体会?那就让“下一站,香港”成为你现在Schedule里的一部分,亲身前往香港学习生活吧。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香港留学的资讯,可以访问澳际留学平台,或者直接向澳际进行咨询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